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5篇
  免费   69篇
公路运输   254篇
综合类   287篇
水路运输   218篇
铁路运输   1025篇
综合运输   80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51.
太焦高铁是中国高速铁路网"八纵八横"主通道中"呼南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治南站的开通将结束上党区不通高铁的历史.以太焦高铁长治南站站前广场及配套附属设施建设项目为例,论述在丘陵黄土地区,如何解决进出站旅客换乘、周边配套路网联通、山洪水排泄出路及广场景观亮化提升等问题.目前该工程正在建设,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  相似文献   
952.
研究目的:近年来,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速度不断提高,大直径盾构隧道应用越来越普遍,但设计与施工大部分仍沿袭常规6 m直径盾构隧道理念,经常面临开挖面稳定性难以控制、小半径曲线施工困难、管片端部裂缝或角部碎裂几率增大、管片拼装难度大、成型隧道质量难以控制、盾构隧道扩挖风险加剧、隧道内部变形监测数据难以直接反映隧道安全...  相似文献   
953.
  目的  为了实现船舶方便和快速的退磁,提出一种通过式消磁站的线圈系统设计方案。  方法  构建相应的仿真模型,包括垂向补偿线圈、横向补偿线圈和垂向工作线圈,并采用MagShip软件进行仿真分析。  结果  垂向补偿线圈可产生80 A/m的垂向补偿磁场,均匀度约95%;横向补偿线圈可产生40 A/m的横向补偿磁场,均匀度约95%;二者组合可抵消被退磁船舶所受到的地磁场作用。垂向工作线圈可产生超过2 000 A/m的交变工作磁场,为船舶退磁提供工作能量。  结论  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消磁线圈设计方案不但能较好地补偿地磁场,而且能产生足够幅值的交变磁场。所得结果对通过式消磁站线圈系统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4.
为解决普速铁路中间站办理旅客作业、行车作业时效率及质量不足的问题,提出构建适用于普速铁路中间站的作业综合管控系统.拟以行车计划为核心,整合车站作业流程,构建轻量化车站信息服务系统,并引入列车防错办辅助防护和电子占线板功能,实现中间站"一日一表"的作业管控.实践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提升普速铁路中间站综合作业的效率及质量...  相似文献   
955.
以济南舜华南路公交首末站设计项目为例,探索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公交首末站新理念、新模式、新形态;提出站内候车、双首层进站等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满足高效便捷登乘的同时,结合候车空间设置了“公交+”民生服务设施,拓展了场站服务内涵,提升了场站服务品质,引导场站向城市综合服务港发展。  相似文献   
956.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市域铁路工程运营组织模式、快慢车开行方案、越行站配线设计进行研究,分析了适应市域铁路工程的运营组织模式(是否开行大站快车以及具体开行方案),总结了各类越行站功能特点及配线设置思路,为类似工程研究快慢车开行方案及越行站配线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57.
958.
“清泉源头,风吹涟漪”,一座水滴形的综合交通枢纽建筑巍然屹立雄安新区,形似荷叶上的一滴露珠。这座建筑便是刚开通的雄安站,一辆辆绿色银隆新能源接驳车从站内驶入驶出,如同微风泛起水面的层层涟漪。当下,作为雄安新区新开通的高铁接驳专线上的首批公交,银隆新能源公交车化身“绿色大使”,连接雄安高铁站与雄县、容城县,承担其主要接驳载客工作。  相似文献   
959.
在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化、网络化发展的同时,提高乘客服务水平也至关重要。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中乘客面对站内换乘复杂、服务设施难找、车站出口多而指引信息少的问题,文章基于 5G 移动通信大带宽、低时延、高精度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 5G 定位的城市轨道交通站内外一体化导航技术应用架构,通过站内外地图数据采集、加工及制作业务流程,建立三维地图数据,运用端到端语音导航技术、站内地图发布技术、结合实景路口放大图技术,设计一套精细化、移动化、自主化、智能化的站内外一体化导航系统。从而形成基于“移动互联网+乘客”,满足乘客个性化、移动化和多样化出行场景需求的便捷引导服务体系,为乘客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出行方式。  相似文献   
960.
规划建设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是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促进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以江苏省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建设为例,在概述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架构及功能定位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江苏省目前的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从速度目标值、站间距、互联互通、跨网融合信号系统制式等方面提出构建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的关键技术要求,以期为类似规划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