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16篇
综合类   38篇
水路运输   10篇
铁路运输   12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家庭职住空间是城市通勤格局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而通勤效率是居民日常出行行为决策的评价标准之一,剖析二者间互动机理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及提高交通可达性的关键。基于时间地理学理论建立职住空间与通勤效率研究框架,提出家庭职住空间和通勤效率度量方法,利用2016年昆明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职住空间对通勤效率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职住空间分散的家庭倾向于将非工作活动嵌入通勤链或采用小汽车出行以提高通勤效率,但更高的小汽车拥有水平会增加接送类时空固定性较强的活动,最终导致家庭通勤效率降低;高收入和长住学距离均使家庭的职住空间更加分散,然而高收入促进通勤效率提高,而长住学距离使通勤效率下降;通勤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特征,近市中心居住家庭的非工作活动以时空灵活性较强的购物与休闲为主,故而通勤效率较高,郊区居住家庭周边的商业设施较少且非工作活动较为固定,故而通勤效率较低。因此,城市用地布局和住房供给应综合考虑如何降低通勤交通的机动化依赖程度、如何缩短非工作活动的出行时耗以及不同社会经济属性家庭的需求,以逐步提高城市居民的通勤效率。  相似文献   
72.
居住地是家庭成员日常活动的主要起讫点,迁居会导致家庭日常生活空间重组,进而成为影响成员活动安排和出行模式的关键因素.本文以迁居家庭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个体和家庭两个层面分析迁居前后日常活动—出行行为的调整变化,以揭示家庭成员间的交互模式及其内在机理.研究表明:迁居对成员活动—出行行为的影响首先体现在通勤模式调整上,其次是在家务分担上.具体来说,当两个成员均受到职住错位影响时,双方在家务活动安排上交互强烈,家庭内部会通过替代或互助等互动模式来平衡通勤活动所受到的时空制约;当只有一方受到职住错位制约时,双方交互程度进一步降低,家务活动安排上表现出显著性别差异,男方较容易受通勤活动的影响而放弃承担家务活动;当双方均处于职住邻近状态时,双方交互程度最弱,家务活动常采用陪伴或联合等协作方式来完成.  相似文献   
73.
探讨三副的工作要点与要领,解决新任三副初次上岗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4.
完剑侠 《天津航海》2011,(4):42-43,48
文章以某轮在美国一次港口国监控中关于消防、救生设备的检查为例,分析新任三副的特点,总结三副如何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以有效应对港口国检查的方法。  相似文献   
75.
西安干部履责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数量庞大,用户权限管理错综复杂。本文对西安干部履责系统中引入基于角色访问控制(RBAC)模型来解决用户的权限管理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介绍西安干部履责系统用户权限管理的业务需求以及RBAC模型的基本思想。论述该系统中用户权限管理的功能设计、实现技术框架和数据库设计等。实践表明,利用RBAC模型来解决西安干部履责系统用户权限管理可取得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6.
马亮  周军  陈梓林 《综合运输》2023,(12):27-31+59
居住地选择分析是职住空间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深刻理解职住演化的机理。基于深圳2020年居民出行调查数据,采用Moran’s I检验方法对街道尺度不同收入家庭占比的空间相关性进行评估,采用多项Logit模型检验了交通小区尺度城市建成环境对高收入、中低收入家庭居住地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收入、中低收入家庭居住地选择在空间上整体呈圈层分布,中收入家庭在全市分布较均衡;商品住房用地与教育用地的高密度建设有利于吸引更多高收入家庭入住,城中村、工业建筑密度较高地区,中低收入家庭选择居住的概率更高;主干路及以上等级道路网密度的增加吸引更多高收入家庭居住;土地利用混合程度提高降低高收入家庭选择概率。  相似文献   
77.
高校新教师的入职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时代变革的形势下,社会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大学新教师也无疑是一种更大的挑战。文章提出新教师的教师理念,提出新教师岗前培训的基本目标和具体方法,提出高校对于新教师的培养所采取的论文制度、日志制度、讲座制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78.
根据新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船舶值班水手/机工可以参加三副/三管轮适任培训和考试而不再受学历限制。这必将带来"值班水手/机工升三副/三管轮适任培训"这一新型培训项目的诞生。本文分析了开展此项培训的可行性,以期对广大水手/机工和船员培训机构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79.
为推动城市交通建设与土地利用协同发展,实现交通设施更好支撑区域发展,以北京北部地区为例,从协同视角出发,采用实地调研法、多源数据分析法及案例研究等方法对北京北部地区与中心城区快速联系交通体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北京北部地区与中心城区间快速交通联系主要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因土地使用性质单一及职住失衡带来的潮汐交通特征显著...  相似文献   
80.
为解决轨道交通只有在乘客刷卡离开路网,且获得实际列车运行图后,才可通过清分模型系统仿真推演其全出行链的问题,在实时接入自动售检票系统(AFC)刷卡数据情况下,建立基于乘客出行OD规律、乘客职住地规律及重点去向车站规律的级联目的站预测模型,为进站乘客快速预测目的站,进而与清分模型系统结合实现进站乘客在网分布的实时动态推演。通过开展乘客目的站预测,提高客流实时仿真推演系统对各项客流指标的预测准确度,不仅方便运营管理人员进行科学高效的网络化运营调度指挥及客运管理,还可为乘客出行提供个性化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