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5篇
  免费   182篇
公路运输   1100篇
综合类   655篇
水路运输   1336篇
铁路运输   582篇
综合运输   84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77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51.
舵是船舶的一个重要构件,它的作用是调整和控制船舶航行的方向。舵结构设计制造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船舶性能。本文主要阐述如何进行舵叶的三维建模及生产设计,通过全新的理念解决一些传统手工放样产生的弊端。使用计算机进行三维建模,直观体现现代化造船的优势,和精确制造的蕴涵。通过深入浅出解析生产设计中难点,提供一种的新方法新思路,供大家参考学习。  相似文献   
952.
利用三维数值模拟技术对某型船用柴油机废气涡轮增压器压气机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到了额定转速下压气机内部流道气体流动情况。分析了压气机转子流道流场和径向扩压器流道流场,得到了主要气动参数分布。数值分析表明,在额定工况下离心叶轮内靠近叶轮出口处以及径向扩压器流道内流体均存在跨音速流动区域,同时在扩压器叶片吸力面下游位置存在低速涡流区域;压气机转子流道和扩压器流道的相互干扰及叶顶间隙的存在是导致压气机内部出现流动分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53.
道路施工区域交通组织管理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成为了近些年来的焦点热门问题。采用三维仿真系统作为研究的平台,通过样本数据的筛选、实验场景的模拟得出比较准确反映道路施工区实际驾驶行为的数据,通过驾驶行为数据的分析,得出了较为实际的施工区域交通组织分析。  相似文献   
954.
该文指出:3D交通是现代城市信息化发展的产物,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城市交通规划、交通微观仿真之中。如何高效、快速地构建3D交通环境是进行交通微观仿真的关键技术和重要载体。基于Google Sketchup建模与Vissim仿真技术,操作简单,效率高,大大降低了在构建3D交通环境工作中所花的时间和精力,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加快交通微观仿真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955.
徐岩军 《隧道建设》2012,(Z1):20-24
盾构施工导向系统使用时,初始化精度对于盾构顺利掘进和精确贯通至关重要。目前ROBOTEC导向系统初始化精度相对较低,尤其是盾构多次使用后,盾尾会发生较大变形,将大大降低初始化精度,有时甚至会得出错误的初始化数据。通过对盾壳的测量及在盾尾内部增加参考点的三维旋转法,有效地提高了导向系统初始化精度,并可在掘进中利用盾尾增设参考点随时方便地检查导向系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56.
基于VB. NET的CATIA三维参数化船舶设备库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智强  陈明 《船海工程》2012,41(5):57-60
为提高设计建模效率,以CATIA系统中知识工程模块为支持平台,给出三维参数化驱动的船载设备模型库构建方案,并使用VB.NET在CATIA上开发建立三维参数化设备库原型系统。该系统采用通用的关系型数据库存储和管理设备模型信息,提高了模型数据编辑修改和更新的方便性,降低了模型数据的冗余度,并可通过网络数据库使设备模型库得到共享,从而显著提高了三维船舶总布置设计建模的效率。  相似文献   
957.
基于FORAN的船舶管路三维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三维FORAN软件在船舶管路设计方面的应用,对管路建库、设计、出图、几何宏运用和几何宏编写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FORAN三维管路设计的方法和具体步骤,分析管路设计的关键技术。同时,结合标准参数,对三通旋塞的几何宏编写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958.
车身后底板因结构复杂、零部件多而成为白车身设计的难点,采用逆向工程方法对后底板进行了分析设计。针对逆向设计中后底板形状复杂、点云数量大、倒角、翻边及搭接等技术处理难点做了相应的优化,为产品的创新设计和缩短生产周期,以适应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三维建模软件对汽车后底板的逆向设计,完成了数据采集、预处理及三维模型的重建,并对逆向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出合理的解答,为逆向工程方法在汽车车身设计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59.
贾界峰  鲍卫刚 《公路》2012,(4):21-26
从水动力和泥沙运动方程出发,采用雷诺时均的N-S方程,以k-ε双方程模型对紊流方程进行封闭,采用垂向分层的方法建立桥梁墩台冲刷的三维水动力模型。泥沙计算考虑悬移质和推移质泥沙输运,通过求解动网格方程更新整个计算域的网格坐标。通过数值模拟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的比较,建立的桥梁墩台冲刷数值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960.
罗彦斌  陈建勋 《公路》2012,(1):216-222
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单井中隔板分离送排风一体的井筒温度应力进行分析和研究,揭示通风竖井井壁、中隔板和地层温度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并分析温度附加应力的动态变化规律,为通风竖井井壁和中隔板的应力、应变监控量测提供理论支撑,保障通风竖井的安全运营.模拟和分析的结果表明,进风筒井壁和地层中温度分布受气温季节性变化的影响而呈周期性变化,排风筒井壁和地层中温度分布基本上不受气温变化的影响;由温度产生的附加应力很大,主要以竖向温度应力为主,最大值达到12MPa左右;温度应力随季节呈周期性变化,排风筒一侧,上半年递增,在夏季达到峰值,下半年递减,而进风筒一侧和中隔板恰好相反;温度应力随着井深的增大逐渐增大,竖向温度应力峰值出现在基岩层的竖井井壁和中隔板中;进风筒一侧的温度应力远大于排风筒一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