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055篇 |
免费 | 1517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7314篇 |
综合类 | 6554篇 |
水路运输 | 5352篇 |
铁路运输 | 3712篇 |
综合运输 | 64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611篇 |
2023年 | 1053篇 |
2022年 | 1166篇 |
2021年 | 1341篇 |
2020年 | 1210篇 |
2019年 | 905篇 |
2018年 | 448篇 |
2017年 | 566篇 |
2016年 | 541篇 |
2015年 | 705篇 |
2014年 | 1009篇 |
2013年 | 972篇 |
2012年 | 1088篇 |
2011年 | 1114篇 |
2010年 | 1213篇 |
2009年 | 1196篇 |
2008年 | 1254篇 |
2007年 | 1103篇 |
2006年 | 915篇 |
2005年 | 803篇 |
2004年 | 703篇 |
2003年 | 705篇 |
2002年 | 530篇 |
2001年 | 536篇 |
2000年 | 362篇 |
1999年 | 253篇 |
1998年 | 226篇 |
1997年 | 204篇 |
1996年 | 189篇 |
1995年 | 133篇 |
1994年 | 119篇 |
1993年 | 78篇 |
1992年 | 84篇 |
1991年 | 96篇 |
1990年 | 71篇 |
1989年 | 6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为解决传统的以二维表述为主的船舶区域划分设计存在的详细设计与生产设计联动不顺畅的问题,开展了基于空间系统的区域划分设计研究。在三维设计平台3DEXPERIENCE的空间系统中进行区域划分设计,通过该软件中的3个模块实现三维仿真具现化,其中:Structure Design模块用于创建物理产品,以支撑区域空间划分设计;Part Design Essentials模块可直接绘制或间接创建多个实体,分别描述各类区域空间;Space Allocation模块用于将实体模型转换成目标区域空间模型。研究表明,采用该区域划分设计,由于区域与船体和舾装件共用同一个空间系统,能优化图纸质量,有效避免舾装件干涉,进而降低各系统设计员设计工作的误差率。 相似文献
832.
833.
为提升舰船机电自动控制效果,设计贝叶斯统计模型的舰船机电自动控制系统。现场设备层采集舰船机电设备运行数据,利用贝叶斯统计模型检测运行数据内的异常值,并剔除异常值,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依据机电设备运行数据,确定机电控制向量;用户操作终端依据控制向量,生成舰船机电控制指令,经由传输层传输至现场设备层,利用执行机构按照控制指令自动控制机电设备。实验证明,该系统可有效采集舰船机电设备运行数据,并实现异常值检测,精准自动控制舰船机电。 相似文献
834.
船舶一般为大型焊接结构,焊接接头处较易产生裂纹等缺陷,因此需开展焊接接头裂纹萌生及扩展研究。首先,基于双线性内聚力模型对不锈钢钎焊接头模型进行裂纹萌生及扩展的数值模拟计算,获得载荷与裂纹扩展长度的关系,并与文献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在两者结果较为一致的基础上,采用相同方法对船舶典型焊接接头的裂纹萌生及扩展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双线性内聚力模型的裂纹萌生及扩展分析方法能够较好地模拟船舶焊接接头裂纹扩展过程中的开裂、损伤积累及损伤未积累阶段。焊接接头裂纹萌生及扩展研究可为后续进行相关船舶结构安全评定奠定理论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835.
836.
本文选取湄洲湾港东吴港区为研究对象,对东吴港区绿色发展现状、采取的措施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而后利用DPSIR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5个方面,结合东吴港区实际情况,选取了28个绿色港口评价体系指标,解释各指标的含义和考核方法,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赋予各个指标权重,从而建立适合湄洲湾东吴港区的绿色港口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37.
838.
造船供应链合作利益分配协商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造船供应链合作利益分配过程是个群体协商过程.文章基于供应链节点企业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特点,分析了利益分配应遵循的原则.并充分考虑各节点企业的投资额、承担的风险及分配方案满意度,应用不对称Nash谈判模型设计了造船供应链合作利益分配的协商机制. 相似文献
839.
考虑腐蚀影响的船舶结构可靠性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对近年来考虑腐蚀影响的船舶结构可靠性计算各主要研究层面的研究现状做了介绍与评述.通过这一综述可以发现:此领域研究工作重心已由考虑线性、非线性均匀腐蚀的影响逐步向局部腐蚀尤其是点腐蚀方向转变.今后的研究重点为以下三个方面,即:①发展符合基本腐蚀机理、与实测腐蚀数据较为吻合的点腐蚀多指标模型;②确定蚀点几何参数在各类荷载条件下对构件强度的影响;③深入评估腐蚀与疲劳的相互作用对结构可靠性计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