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4篇
  免费   165篇
公路运输   1746篇
综合类   832篇
水路运输   358篇
铁路运输   876篇
综合运输   157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连霍高速加宽扩建上跨郑西高铁阌乡隧道形成浅埋隧道,对郑西高铁运营安全构成影响。本文对连霍高速跨郑西高铁阌乡隧道概况进行了介绍,论述了连霍高速加宽扩建对阌乡隧道的影响,提出了拱桥式、桩基拱桥式及梁板式加固方案,并从施工、经济及结构安全三个方面对三种方案进行了分析比选,确定梁板式防护方案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862.
结合芜湖袁泽桥主桥施工,介绍国内首座带副拱中承式菱形变截面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主拱肋安装技术,主要包括主拱肋的安装工艺、缆索吊机及扣挂系统的设计、拱肋A段支撑架的设计及作业平台搭设、测量控制、焊接标准的采用及安装尺寸标准等内容,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3.
以南京地铁2号线为例进行直流牵引供电仿真,计算出不同发车间隔下网压上限值为1 750 V和1 800 V时地铁牵引供电系统各部分能量消耗,得出系统总再生能量制动利用率和节电率的变化。仿真结果表明,提高网压上限值能够提高再生制动能量利用比例,达到一定节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64.
新建地铁车站上穿既有地铁隧道结构上浮变形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托北京地铁4号线西单车站上穿既有1号线区间隧道工程,分析了地铁上穿工程中所面临的风险点,建立FLAC3D数值计算模型,对既有线的上浮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并预测了既有线隧道结构的最大上浮变形值为2.9 mm。预测值与现场监控量测结果2.3 mm比较接近,且纵向变形曲线形态相似,均呈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865.
针对跨双幅高速公路大跨钢管拱施工技术与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文中提出跨双幅大跨钢管拱的施工方法—先梁后拱满堂支架门洞法,提出该桥的施工支架与门洞横梁的设计方法,并对其变形与应力进行了分析与验算。结果表明:此法不影响交通,适合于跨越障碍、车流量大的梁拱施工。具有费用低、拼装方便、承载能力强、稳定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866.
新建地铁隧道上穿既有线结构抗浮加固效应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托北京地铁4号线西单车站上穿既有1号线区间隧道工程,建立FLAC3D数值计算模型,将现场远程监控量测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对比分析,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对既有线隧道结构周围土体加固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注浆加固措施可有效地控制既有线的上浮变形.采用CRD法施工的新建隧道,离既有线较远的小导洞,对既有线的...  相似文献   
867.
新建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分析及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理至丽江高速公路龙翔隧道上跨广大铁路浴龙山隧道工程,与既有隧道衬砌最小净距为19.6 m,属浅埋大跨隧道上跨既有隧道工程。根据经验法,分析了新建隧道对既有隧道的影响。借助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既有隧道受影响的规律,把握了影响分析的重点。根据经验及数值模拟结果,提出既有隧道比较合理的变形预警值和容许值,既有隧道受影响的位置、范围及尺寸,并提出新建隧道施工时,既有隧道的加固处理措施和意见。  相似文献   
868.
混凝土结构的模板工程,是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的重要工具。采用先进适用的模板技术,对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成本和实现文明施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跨沪杭高速公路特大桥主桥为1联(88.8+160+88.8)m自锚上承式拱桥,采用"支架现浇、转体就位"的施工工艺。拱肋轴线采用二次抛物线,拱肋截面采用单箱单室箱形混凝土截面,截面特性按照立特规律变化。通过对跨沪杭高速公路特大桥自锚式拱桥拱肋线形及截面形式的分析,探讨了现浇拱肋模板系统的设计理念和制作工艺,以及通过模板设计控制拱肋线形的方法,供同类型桥梁施工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869.
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在上穿既有10号线盾构隧道过程中,采用大直径管棚控制既有隧道隆起。以此为工程依托,研究在大直径管棚支护下既有线的隆起变形。首先,通过分析现场实测数据,得到既有线位移随施工进度的变化规律和最终既有线竖向位移曲线,得出既有隧道隆起集中在2倍开挖区宽度内的结论。然后,通过三维有限差分法,分别建立有管棚和无管棚的数值模型,将模拟数据的既有隧道竖向位移变化与实测数据对比,验证数值模型的有效性。最后,通过对有无管棚两种工况的模拟结果对比分析,得出结论:管棚施工使既有隧道在打设管棚的阶段多发生了0.5 mm左右的沉降,但管棚可以减少既有线1.5~2 mm最终隆起值。这说明,通过采用超前管棚,可以有效地控制上穿工程中既有盾构隧道发生的隆起,研究成果可为类似上穿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70.
研究目的:探讨京沪高铁大跨桥梁中连续梁拱桥组合结构的结构性能,以京沪高铁沿线最大跨度(90+180+90)m连续梁拱桥为背景,建立其空间杆系有限元模型,进行详细的计算分析,研究成桥阶段内力和变形、活荷载效应、长期徐变变形、承载能力及结构动力特性等,并与不考虑拱的单独连续梁结构对比,掌握组合结构的受力特性。研究结论:先梁后拱施工的连续梁拱组合结构具有整体受力特性,拱能主动承担主梁自重,并能改善结构的活荷载效应、徐变效应,提高极限承载力,增加结构安全度并改善结构长期运营性能。拱脚推力使结构轴向受力和变形增大,同时,由于拱平面外刚度较低,使得组合结构前几阶振型多次出现拱平面外振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