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4篇
综合类   21篇
水路运输   7篇
铁路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研究高脂蛋白「LP(a)」血症与脑梗死发病关系。方法 用免疫比浊法对63例脑梗死患者和31例正常对照组的LP(a)浓度进行测定,并对上述各组LP(a)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脑梗死组LP(a)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脑梗死组中年龄〈65岁的LP(a)浓度高于年龄≥65岁组。结论高LP(a)血症是脑梗死独立的危险因素,特别在青壮年脑梗死发病中起着作用,临床上应高度重视对LP(a)的检测,并对高LP(a  相似文献   
12.
基于PCDS(Pedestrian Crash Data Study)数据库,分析了人车相撞事故中各种因素对人体下肢损伤程度、损伤形式的影响,对目前各国关于行人下肢损伤生物力学特性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且比较了目前现有的腿部仿形器以及相关的试验方法,从而为开展行人下肢损伤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态脉压相关指数即24h平均脉压(24hPP)、动态脉压指数(PPI)、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颈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对126例中老年EH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IMT正常组、IMT增厚组和斑块形成组;据动态血压参数计算出24hPP、PPI、AASI;进一步分析24hPP、PPI、AASI及血清hsCRP水平与颈动脉IMT的相关性。结果①IMT增厚组与斑块形成组的24h收缩压(SBP)、24hPP、PPI、AASI及血清hsCR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高于IMT正常组,HDL-C低于IMT正常组(P<0.05);且随着颈动脉IMT增加,血清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1)。上述指标在IMT增厚组与斑块形成组之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IMT与24hPP、PPI、AASI及血清hsCRP、TC、LDL-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动态脉压相关指数是评价中老年EH患者颈动脉硬化的良好指标,其中PPI和AASI的价值更大。血清hsCRP可能是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AS)进程的重要细胞因子。血清hsCRP水平与动态脉压相关指数关系密切,两者共同参与了AS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心脏前负荷减低对中心动脉压及主动脉扩增指数的影响.方法 10例健康志愿者,行下肢负压(LBNP)抽吸造成不同程度前负荷减低.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输出量的变化;采用中心动脉压力分析系统(SphymoCor)检测桡动脉压力波形,经平均转换功能形成中心动脉压力波形.结果 ①随着下肢负压的加大,上腔静脉血流进行性减低,在-30mmHg阶段,S波减低22.4%,VTIs+d减低了15.8%,同时SV减少24.7%,CO减少18.7%;②中心动脉收缩压(CSBP)除在-30mmHg阶段轻度下降外,在-10及-20mmHg阶段没有明显改变,中心动脉舒张压(CDBP)在各个负压阶段没有明显改变;③主动脉压力波P1在各个负压阶段均明显下降,在-30mmHg阶段,P1减少了19.6%[(28.2±5.02)mmHg vs.(22.65±3.08)mmHg, P<0.01],而总外周阻力(TPR)在各负压阶段均较基础阶段明显升高,在-30mmHg阶段升高21.3%[(16.0±2.9)(mmHg·min)/L vs.(20.3±3.4)(mmHg·min)/L, P<0.001].主动脉扩增指数(AI)无明显改变.结论 前负荷减低使中心主动脉压及主动脉压力波P1降低,同时使TPR升高,由于TPR的升高抵消了P1 的降低,因而AI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vacuum-compression therapy for ischemic disease of the extremities. Methods A total of 40 cases of peripheral arterial disorders, including 23 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 (31 limbs) and 17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23 limit), were treated by a self-made vacuum-compression therapeutic apparatus.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in thromboangiltis obliterans and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groups was 96.77% and 92.23%, respectively. The cuffs on the apparatus were improved to eliminate discomfort in the patients during treatment. "Rebound symptom" was observed during treatment, which had not been reported previously. Conclusion Vacuum-compression therapy has a good prospect for treating ischemia of the extremities.  相似文献   
16.
《汽车工程》2021,43(5)
为研究老年驾驶员在交通事故中下肢的损伤,本文中利用老年下肢模型预测不同工况下肢生物力学响应。首先,对下肢模型的有限元分析与尸体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接着,利用验证后的有限元模型,用质量为4.5 kg、速度为4 m/s的圆柱形冲击器对膝关节进行不同角度碰撞,探究膝-大腿-髋(knee-thigh-hip)复合体的骨折损伤情况;大、小腿之间的夹角为100°时,分别以3.4和4 m/s的速度进行撞击试验。结果表明,对前一个试验,从冲击器平面法线相对股骨轴线的转角γ=-30°开始,随着冲击器顺时针转动,即γ角的代数值逐渐加大,膝部接触力也逐渐增大,在γ=+20°时达最大值,而到最后γ=+30°时稍有减小;对后一个试验,膝部撞击力以至膝部损伤随撞击速度提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7.
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1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19.
塞车健康操     
付梅 《驾驶园》2011,(4):95-95
长途开车.难免遇到塞车。其实.长时间久坐不动,容易造成上肢肌肉僵硬、腰椎椎间盘突出及坐骨神经血液循环变差.而导致下肢麻痛.本身有血管或静脉曲张问题的更容易会有下肢静脉血栓发生。  相似文献   
20.
探讨低强度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对脑动脉硬化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对35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给予每日1次ILILI治疗及33例对照组给予维脑路通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及级组间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ILILI治疗后血流流变学指标测值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4%。结论ILILI对脑动脉硬化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