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2篇
  免费   74篇
公路运输   400篇
综合类   240篇
水路运输   141篇
铁路运输   279篇
综合运输   4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最高运行速度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通过对影响列车最高运行速度的几大要素进行分析,寻找轨道交通车辆选型时确定列车最高运行速度等级的一般规律,从而达到节约能源、减少车底数的目的.研究结论:确定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最高运行速度等级时一般以平均车站间距作为首要依据,车站间距约为3.4 km时,推荐选择列车最高运行速度120 km/h;当车站站间距约为2.3 km时,推荐选择列车最高运行速度100 km/h;当车站站间距约为1.5 km时,推荐选择列车最高运行速度80 km/h.  相似文献   
82.
基于太沙基松弛土压力理论,建立地震作用下桩间土拱效应受力分析模型,推导了考虑地震作用的抗滑桩间距计算公式。探讨了土拱有效影响范围和桩间土荷载分担比的合理取值,结果表明:土拱影响范围应为2.5倍的桩间净距,桩间土荷载分担比一般小于0.20。结合算例,不同地震烈度条件下桩间净距较不考虑地震时减小了8.1%~51.4%。敏感性分析显示,桩宽度、推力荷载大小和土性参数均会直接影响桩间净距计算值的大小,并且各变量对其影响程度在低烈度地震条件下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3.
郭小萍  李丽静 《驾驶园》2008,(10):66-69
一、雨天行车注意事项:更换雨刷清晰视野在阴雨的路上行车,视野会受到一定影响,如果雨刮器的扫水能力严重下降,雨天驾车行驶将十分困难。特别是在夜晚雨中行车时,没有刮净的雨滴,在灯光下会产生各种反射,使前方视野极度模糊,此时最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因此,车主要特别注意雨刮的扫水能力,如果发现雨刮在玻璃面上留下擦拭不均的痕迹,这种情况就表明雨刮器已硬化。当雨刮器的橡胶部分硬化  相似文献   
84.
基于桩间土的土拱效应,利用合理拱轴线几何特征及摩尔-库仑强度准则,通过力学概念分析,根据桩间静力平衡条件、土拱跨中及拱脚处的强度等基本控制条件,建立桩间距的计算模型。以工程实例对推导的桩间距计算公式进行验证,并与其他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实际设计值与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5.
<正>近日,位于库鲁塔格山区南疆铁路吐库二线全长3132m的新建库鲁塔格隧道,即首座新旧小间距隧道全线提前贯通。  相似文献   
86.
曲线车站线间距的计算是曲线站场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分析站线曲线加宽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推导出站线曲线线间距和缓和曲线长度的精确计算方法,并结合实际数据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7.
运用解析方法,成功地解决了站场侧线未设中线控制桩或桩点丢失情况下的交桩施工课题。  相似文献   
88.
稍上年纪的广州人都不会忘记,改革开放前,广州的公交车不但线路少、车况差,且发车间距长。上班族好不容易挤上了车,却如“罐头沙丁鱼”(压实挤紧)和练习“芭蕾舞”(只能脚尖着地),到达目的地时,往往已汗流浃背。  相似文献   
89.
小间距地铁隧道设计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本文从断面拟定、防排水、施工工艺、结构受力等方面,对广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岗顶站至石牌桥站区间喇叭口隧道由双连拱隧道改为两座独立的小间距单线隧道施工的设计思路进行了介绍,重点对设计与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不利因素,从施工工艺、施工工序、支护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阐明双连拱隧道改为两座独立的小间距单线隧道后施工的可行性、施工工艺的先进性以及防水设计的可靠性,为连拱隧道设计提供一个新的设计模式。 研究结论:将双连拱隧道设计方案改为两座独立的单线隧道进行设计,即可缩短施工周期,又可提高防水的可靠性。通过对岗顶站至石牌桥站间施工过程的监控量测表明,在两座近距离单线隧道施工过程中,采用本文所述的施工工序和支护措施后,能够解决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围岩偏压、拱顶下沉等隧道施工问题。可为今后的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0.
随着建筑物功能和要求的发展,超长无缝建筑大量出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是在一般构造措施下根据我国多年的工程实践统计后制定的,新版规范中提到,如有充分依据和可靠措施,伸缩缝间距可适当增大。目前常用的方法是留设后浇带分段施工,采用专门的预应力措施、采取减小砼温度变化或收缩等施工工艺来增大伸缩的间距。采取何种措施才能使超长结构不产生开裂,要针对不同的结构形式、平面形状、长度和结构受约束情况以及所处地区环境和施工管理等条件,经计算分析后才能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