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161篇
综合类   115篇
水路运输   51篇
铁路运输   64篇
综合运输   7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461.
张甜甜  武平  杨东  买媛媛 《综合运输》2023,(3):80-85+132
人口状况是一个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国情,也是开展交通规划需要考虑的基本要素。在我国人口出现新情况、新特征和新趋势的背景下,需要加快推动开展适应人口变化的交通规划工作。本文结合美国、日本与英国在人口总量、年龄结构、空间分布与城乡人口流动的发展变动特点,分析归纳了国外在规划机制方法、设施建设养护、城市群交通、城乡交通一体化等方面的规划经验,重点从拓展人口参数应用、扩大交通运输有效投资、优化城市群快速运输通道、加强城乡交通一体化、完善无障碍出行环境等方面,研究提出我国交通规划发展的启示与建议。研究结果对于促进我国交通规划与人口变化的良性互动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62.
通过对照发展成熟的世界级城市群轨道交通经验,分析认为天津现状轨道交通发展存在网络规模不足、层次结构不合理;区域轨道骨架基本形成、重要廊道覆盖不足;市域轨道发展滞后、空间统筹能力不足;城区轨道建设缓慢、提升城市活力不足等问题.结合天津市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提出打造"多网融合"的轨道交通体系,支撑区域产业链条完善及多中...  相似文献   
463.
韩淼  王雅静  潘坦博  杨森 《综合运输》2023,(10):168-175
上海东站枢纽的建成将真正实现上海的内外连通,形成连贯的内外交通体系,充分发挥东站枢纽城市门户功能,势必会对长三角城市群产生影响。基于灰色预测模型,对2025年长三角地区(东站枢纽建成后)的数据进行预测,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上海东站枢纽建成前后对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影响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在2025年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网络联系中,其整体网络的关联数和网络密度呈增加趋势;网络的点度中心度均值和中间中心度均值亦增加;子群内城市的位置也发生了相对变化,子群间的平均密度明显增加。研究结果证实,上海东站枢纽的建成将使这一枢纽片区具备比上海陆家嘴片区更高的区域中心度,可承接陆家嘴的部分中心功能,有利于优化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网络结构,促进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464.
城市群空间出行流动塑造了城市空间组织形态,客观反映了城市间协同发展和一体化进程,一直备受行业关注。本文借助手机信令数据,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从出行分布、出行频次、出行走廊、跨市通勤视角出发,多维度定量测度长三角城市群、都市圈不同空间组织形态的城际出行需求特征。研究表明,上海都市圈依旧是长三角城市圈的核心组成部分,跨城出行呈现明显的空间不平衡性,城际高频出行联系逐渐呈现的“圈层+飞地”形态特征。本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手机信令数据在城市总体规划、出行特征识别方法,以期用大数据手段助力提高城市群规划和管理的综合决策水平。  相似文献   
465.
杨新湦  闫岩 《综合运输》2023,(11):17-20+59
城市群与机场群发展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关系。文章以京津冀、大湾区、长三角和成渝地区为研究对象,从构建城市群和机场群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入手,采用熵权原理计算指标权重,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四个城市群和机场群耦合协调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区域协调发展背景下,长三角处于初级协调阶段,京津冀和大湾区处于轻度失调阶段,成渝处于中度失调阶段。对于以上结果,结合区域协调发展相关政策,提出建议,提升区域耦合协调水平。  相似文献   
466.
以充电设施大数据平台中的公用桩为研究对象,选择典型城市群片区的城际高速沿线为分析场景,从规模、布局、结构、效能等角度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发现当前高速沿线的快充桩已经占据绝对主体,公桩覆盖率较高,但沿线的建桩密度参差不齐,节假高峰期充电效能分布不均衡。针对共性特征和短板问题,从融合打造城际出行一体化服务平台、明确区域高速沿线充电设施配置标准、分时分类引导充电行为等角度提出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