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8篇
  免费   16篇
公路运输   171篇
综合类   146篇
水路运输   42篇
铁路运输   225篇
综合运输   2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CA砂浆是我国新引进的一项技术,在我国铁路建设中也是首次使用,其关键环节是要掌握CA砂浆的生产和灌筑工艺以及成套设备的使用。  相似文献   
42.
结合建筑材料在不同规范中有关强度规定的修改,介绍了混凝土、石材、砂浆三种建筑材料的强度转换关系与方法,阐述对比了强度在不同规范中强度分级、计量单位、标准符号等方面的差别,指出建筑材料强度与试件尺寸、期龄、保证率、养护方法、试验方法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3.
通过对不同集料组成的沥青砂浆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和直接拉伸试验,分析其应力-应变曲线来研究沥青砂浆的强度特性、机理及其影响因素,以指导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提高沥青混合料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44.
HTCM高性能抗拉复合砂浆,以其抗拉强度高、粘结性强、可塑性好、便于操作等优点,很好地解决了环氧砂浆流动性大,从侧面或底面进行修补操作难的问题,而且经实践证明,其使用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45.
就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配合比的配置、调整、现场搅拌、施工等过程控制和施工工艺等方面在京沪高铁施工过程中的应用作了介绍,为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在今后高铁施工过程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在结合京沪高速铁路天津特大桥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施工经验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介绍原材料进场检验、储存及管理,砂浆车选型、计量及维护,施工前准备(清洗、紧压、封边、排气孔设置、预湿),砂浆的拌制、灌筑、养护及其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7.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灌注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程广朝 《路基工程》2011,(2):143-146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采用的水泥乳化沥青砂浆与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采用的CA砂浆相比,具有弹性模量、抗压强度高的特点,两者在搅拌、灌注工艺上也存在较大差异;砂浆原材料类型、环境条件、搅拌设备等对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均产生较大影响。结合沪杭铁路客运专线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工程施工实例,介绍了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拌制、运输及轨道板封边、预湿、砂浆灌注等工序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48.
从可再分散乳胶粉与砂浆的作用机理出发,研究了胶粉对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指出胶粉可以明显改善砂浆的黏结性能,小幅提升砂浆的抗折性能。  相似文献   
49.
研究了水泥品种、Ma/Mc(沥青与水泥质量比)、Ms/Mc(砂与水泥质量比)、聚羧酸减水剂掺量对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CA砂浆流动性和强度,膨胀组分铝粉和U型膨胀剂掺量对CA砂浆体积稳定性和强度,Ms/Mc以及消泡剂DF掺量对CA砂浆容重和含气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PⅠ52.5水泥作为主要胶凝材料,Ma/Mc值0.4,Ms/Mc值1.3,聚羧酸减水剂掺量1.2%,铝粉掺量0.04‰,U型膨胀剂掺量10%,消泡剂掺量1.6%,稳定剂掺量1.29%时,制备出了满足性能指标要求的CA砂浆。  相似文献   
50.
刘元德 《交通标准化》2013,(19):139-141
对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拌和工艺、配合比的选取、试验数据以及技术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对比和统计分析,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初步确定可行的配合比。通过多次试验,确定水泥、乳化沥青、掺合料、细骨料、表面活性剂、减水剂和铝粉等材料的选取和投料顺序、搅拌速度、搅拌时间及配合比,然后考察各组配比的主要性能指标,对配比进行微调,最终确定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