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12篇
铁路运输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经济导报》2006,(4):56-57
当Kary Mu11is设计聚合酶链反应(PCR)并使它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某一晚登陆加州海岸时,他根本就没有想象到这种方法会在分于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的多个领域中变得如证重要。最初PCR技术由于缺乏精良的设备和试剂因而发展受到限制,但是没过多久,这种方法在几个小时内从少至单个细胞开始,扩增数十亿选择性脱氧核糖核酸(DNA)片段的能力,显然对于核酸研究和操作具有无法估量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检测与肝炎临床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乙肝病毒基因型与HBVDNA水平、HBeAg阳性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微板核酸分子杂交ELISA法检测93例不同临床类型的乙肝患者的基因型。结果93例不同临床类型的乙肝患者中,以C基因型为主,其次为B基因型,部分以D型和混合型存在,无A、E、F型。按照亚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顺序,C基因型的检出率逐渐增高,B基因型的检出率逐渐降低。肝癌患者C基因型的检出率没有依次增高。C基因型HBVDNA(log值4.69±0.66)水平低于B型(log值5.33±0.66),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BeAg阳性率C型(69.7%)大于B型(42%),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安地区病毒性肝炎以C基因型为主,部分以B、D及混合型存在,未发现A、E、F型。除肝癌外,C型的检出率随临床类型的加重而增高,C型的HBVDNA水平低于B型,HBeAg阳性率显著高于B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拉米呋啶治疗慢性乙肝患者1年前后,患者体内HBV DNA多聚酶结构域C的酪氨酸—甲硫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YMDD)基因变异情况,及其与血清HBV D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及乙肝标志物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ELISA及速率法分别检测60例乙肝患者经拉米呋啶治疗后其血清YMDD、HBV DNA、乙肝标志物及ALT的变化情况。结果拉米呋啶治疗9月、1年后YMDD的变异率分别为5%、13.3%。YMDD变异组HBV DNA阴转率为12.5%,无变异组HBV DNA阴转率为67.3%,两组阴转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拉米呋啶治疗1年后YMDD变异组ALT为(40.7±14.7)u/L,无变异组ALT为(26.5±10.1)u/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名HbeAg阴转患者无YMDD变异。结论乙肝患者经拉米呋啶治疗后,YMDD变异率随用药时间的延长可逐渐增加,当其HBV DNA、ALT含量出现明显反跳时,应及早改变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1998-2000年某校6491名大学新生乙肝病毒和肝功能的检测,叙述了乙肝病毒在大学新生中的感染状况,并提出了乙肝病毒感染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不典型结核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寻求结核病理想的实验室诊断技术,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60例结核病患者7种(125份)不同标本中的结核杆菌DNA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疾液、胸水中的DNA阳性率较高(分别为54%、49.25%),血清中的DNA阳性率仅为28%(P<0.05),其原因主要与不同标本中存在的结核杆菌数目的多少有关。同一标本被检测两次(复检),阳性例数较前有所提高,这样可使某些假阴性结果得到及时纠正。如果同一患者多种标本检测结果同时为阳性,则更支持结核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