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117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海港女职工乳腺和妇科疾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观察DH7识别抗原在53例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和高分化腺癌的阳性率分别为7/7,9/9,低分化腺癌阳性率为14/16,其中高分化腺癌与低分化腺癌的强阳性率分别为7/9和1/16,两者间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缺氧在星状细胞活化及胰腺癌进展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通过缺氧培养胰腺星状细胞(PSCs)及共培养PSCs与胰腺癌Panc-1细胞,以常氧培养作为对照,免疫荧光检测各组PSCs的活化状态,ELISA检测各组PSCs白介素-6(IL-6)、基质衍生因子-1(SD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的分泌量,Western blot检测胰腺癌细胞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各组Panc-1细胞的侵袭能力。HIF-1αshRNA稳定转染胰腺癌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各组PSCs的活化状态,ELISA检测各组PSCs IL-6、SDF-1、VEGF-A的分泌量。结果缺氧可激活胰腺星状细胞,增加星状细胞IL-6、SDF-1、VEGF-A的分泌量,明显增加星状细胞,促进胰腺癌Panc-1细胞的侵袭能力,并上调HIF-1α和Vimentin蛋白,下调E-cadherin蛋白。靶向沉默HIF-1α基因后,缺氧失去了活化胰腺星状细胞及胰腺癌细胞侵袭和EMT的诱导作用。结论缺氧通过HIF-1α激活胰腺星状细胞诱导胰腺癌细胞侵袭及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对高糖环境下肺鳞癌细胞株增殖、凋亡、侵袭的影响,探索PEDF对肺癌合并糖尿病的疾病发展、预后及治疗的意义。方法培养肺鳞癌细胞株SK-MES-1,分为阴性对照组、高糖组及PEDF干预高糖1、2、3组,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改变;MTT比色法分析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和凋亡率;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穿透数;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VEGF的表达。结果①高糖组较阴性对照组细胞增殖抑制率降低、凋亡率降低、阻滞于G0/G1期的百分比相对减少、细胞穿透数增加、VEGF浓度增高(P<0.05);②随着PEDF干预浓度的增高,各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G0/G1期的百分比增加,细胞穿透数减少,VEGF浓度降低,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高糖环境促进肺鳞癌发展。②PEDF抑制高糖环境下肺鳞癌细胞的增殖,促进早期凋亡,减弱侵袭力,并呈浓度依赖;预测PEDF将成为肺癌合并糖尿病的靶向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常用的超声影像学方法常规超声检查及乳腺全容积自动扫描系统ABUS测量乳腺癌大小的准确性,并评估两种方法对乳腺癌T分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地筛选经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癌、同时行常规超声(US)和自动乳腺超声诊断系统(ABUS)检查的患者共60例。肿瘤最大直径为肿瘤大小的测量指标。以术后所测肿瘤实际大小为标准,采用Bland-Altman法及组内一致性相关系数(ICC)比较常规US及ABUS对相同病灶的测值,并初步探究这两种方法预测乳腺癌T分期的准确率。结果 US和ABUS在测量肿瘤大小方面有很好的一致性,但ABUS比US更接近术后病理[(差值平均值(-1.09±3.61)mm vs.(-1.57±4.99)mm],ABUS与术后所测的病灶实际大小的一致性相关系数ICC高于US(0.93 vs. 0.86),尤其对于>2 cm的病灶。US和ABUS对乳腺癌的T分期预测都有较高的准确率(82.1%vs. 87.5%)。结论 ABUS和US对肿瘤大小的测量均与术后病理有较好的一致性,尤其对于>2 cm的病灶,ABUS测量肿瘤大小的准确性相对更高;ABUS可以代替US进行临床乳腺癌的T分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乳腺珠蛋白A(MGBA)抗原特异性CD8~+CTL细胞与CIK细胞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效果。方法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提纯单个核细胞,体外分离、诱导培养成树突状细胞(DC)、CTL和CIK细胞,用免疫磁珠法从CTL细胞中分选CD8~+CTL细胞;用表达乳腺珠蛋白的重组腺病毒(Ad-MGBA)转染DC细胞后,经刺激制备MGBA抗原特异性CD8~+CTL与CIK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种杀伤细胞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效果。结果 CD8~+CTL和CIK对表达MGBA抗原的乳腺癌MDA-MB-415细胞杀伤率分别是63.07%和48.35%(P<0.05);对不表达MGBA抗原的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杀伤率是14.62%和29.29%(P<0.05)。结论抗原特异性CD8~+CTL对表达该抗原的乳腺癌杀伤效果高于CIK细胞,而对不表达该抗原的乳腺癌细胞的杀伤效果低于CIK细胞。  相似文献   
19.
目的共焦显微镜观察长期佩戴不同类型角膜接触镜对中学生高度近视眼角膜上皮形态及屈光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西安某中学16~19岁中学生81例162眼进行临床随诊观察,均为双眼高度近视戴镜矫正。以不同类型矫正方法的自然状态分为三组:框架眼镜SP(28例56眼)组为实验对照组;软性角膜接触镜SCL组(24例48眼);高透氧性硬性角膜接触镜RGPCL组(29例58眼);共焦显微镜分别于戴镜后1月、6月、1年、3年观察患眼角膜上皮形态,同时记录其眼屈光度及眼轴长度变化情况。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 1两种角膜接触镜长期佩戴均存在角膜上皮细胞密度减低,上皮厚度变薄的情况,其中RGPCL戴镜半年后与同时间段SCL组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2框架眼镜及软性角膜接触镜组患者屈光度及眼轴显著增加,硬性角膜接触镜佩戴者屈光度及眼轴长度增加不明显,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3硬性角膜接触镜佩戴半年后,眼球屈光度及眼轴控制效果显著(P<0.05)。结论 1长期佩戴角膜接触镜会对角膜上皮形态产生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角膜上皮密度降低,厚度变薄;2高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对角膜上皮形态影响较小,且可有效控制眼轴增长,对青春期近视发展有一定防治作用;3硬性角膜接触镜在佩戴半年后对屈光度的控制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钼靶X线导丝定位下乳腺活检对临床T0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25例钼靶X线乳腺摄片显示有结节或有恶性可能的乳腺结构紊乱、簇状钙化灶而临床不能触及肿块的患者,手术活检前2 h在钼靶X线引导下行乳腺病灶细导丝定位,然后在局麻下行病灶活检。结果25例均一次性定位成功,手术顺利。病理示乳腺癌8例,纤维腺瘤4例,乳腺增生症8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慢性炎症1例,囊肿1例,脂肪坏死1例。乳腺癌检出率为32.0%,诊断准确率100%。结论钼靶X线导丝定位下乳腺活检,定位准确,诊断明确,能确定乳腺微小病变的性质,提高T0期乳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