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117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观察重组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rhCTGF)对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增生和黏附的影响。方法用CTGF蛋白、多聚赖氨酸(PLL)和胶原分别包被培养板,观察CTGF促进RPE细胞黏附的作用;用四唑盐(MTT)比色试验和流式细胞仪(FCM)测定RPE细胞增生反应。结果10-30 mg/L的CTGF蛋白提高RPE细胞的贴壁黏附能力,与未包被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mg/L CTGF促进RPE细胞黏附的能力与0.1 g/L胶原的作用一致,但略低于0.1 g/L PLL的作用。MTT实验显示CTGF刺激RPE细胞生长,CTGF作用24 h刺激RPE细胞增生的能力最强。FCM测定细胞周期结果显示S期百分比随着CTGF浓度增加而逐渐增加,无血清培养的对照组S期百分比为(7.5±0.4)%,60μg/LCTGF刺激24 h后,S期百分比上升至(16.1±2.0)%。结论CTGF可以促进RPE细胞的黏附和增生,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等眼内增生性疾病中可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2.
研究白细胞介素2转基因乳腺癌组织在小鼠体内成瘤性。方法 用感染法将人IL-2基因体外导入乳腺癌细胞系4T1。转基因细胞4T1-IL=2培养上清内IL-2分泌量,DNA,RNA分别ELISA,Southern杂交及逆转录PCR法分析。体内实验将动物区分4T1,RT1/IL-2混合接种或单独接种三组。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Ezrin及CD44v6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关系,研究其在乳腺癌中表达的意义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Ezfin及CD44v6的表达.结果 ①Ezrin及CD44v6在浸润性导管癌组表达(70.3%和82.8%)均高于导管内癌组(44.4%和50.0%),乳腺癌组表达(64.4%和75.6%)均高乳腺增生组(23.1%和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普通导管增生组与不典型增生组比较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浸润性导管癌中,Ezrin及CD44v6表达均与患者年龄无关,与原发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临床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但Ezrin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数目有关(0.010.05),③在浸润性导管癌及在腋淋巴结转移阳性组,二者表达呈显著正相关,在导管内癌及腋淋巴结转移阴性组无相关性.结论 Ezrin与CD44v6高表达均与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与乳腺癌浸润及腋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二者表达呈正相关,联合检测Ezrin与CD44v6有助于综合判断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和浸润转移潜能.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PDT)对人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为研究对象,以血卟啉衍生物(HpD)为光敏剂,以630 nm波长激光为光源,采用连续照射的方式。将不同浓度HpD染色的MDA-MB-231细胞,照射不同剂量的激光后,用MTT法测定其A492值,选择最佳作用参数;电镜观察PDT作用后不同时间的细胞凋亡情况,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促凋亡蛋白Bax和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随着PDT作用后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现象越明显;Bax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而Bcl-2蛋白表达自PDT后6 h起显著下降(P<0.01),PDT后6 h Bax/Bcl-2比值依次递增,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动力疗法可诱导人乳腺癌细胞发生凋亡,其机制可能与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苯妥英钠(PHT)对大鼠牙龈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灭菌生理盐水1mL)和0、5、25、50、100mg/mL PHT组(腹腔注射上述质量浓度PHT),连续28d;监测PHT血药浓度;29d处死大鼠,制作牙龈组织切片,采用原位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牙龈上皮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牙龈上皮细胞Ki-67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凋亡指数(A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增殖指数(P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HT血药浓度与AI呈显著负相关(r=-0.98),与PI呈显著正相关(r=0.976)。结论 PHT通过抑制牙龈上皮细胞凋亡和促进细胞增殖,导致牙龈上皮的增生;PHT血药浓度与增生程度可能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人β-防御素-2(HBD-2)、白介素-1β(IL-1β)在中耳黏膜上皮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中耳炎病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慢性中耳炎中耳黏膜上皮及正常外耳道皮肤中HBD-2、IL-1β的表达。结果 HBD-2和IL-1β在中耳炎中耳黏膜的表达较正常外耳道皮肤中上调,有显著性差异(P<0.05);HBD-2和IL-1β在中耳黏膜中的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r=0.9117,P<0.05)。结论中耳炎症状态下,中耳黏膜上皮HBD-2、IL-1β表达上调并可能相互影响,在中耳炎病理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及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淋巴管生成、乳腺癌的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2例乳腺癌组织、15例乳腺纤维腺瘤中VEGF-C、CXCR4的表达。结果 72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C、CXCR4的表达率分别为76.4%、58.3%,显著高于乳腺纤维腺瘤组织(20%、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C、CXCR4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雌孕激素受体(ER、PR)的表达无关(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管的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结论 VEGF-C、CXCR4在介导乳腺癌细胞淋巴管浸润及淋巴结转移中可能起重要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调控因子Snail、Slug对E-钙黏蛋白的调控和参与人宫颈癌细胞转移侵袭的机制。方法对20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及85例宫颈鳞癌标本制成石蜡包埋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Slug基因和间质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检测转录因子Snail蛋白和上皮标志物E-cadherin的表达。结果在宫颈鳞癌组织中Slug蛋白和Vimentin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随着临床分期增高,其阳性表达率有升高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组织分化级别下降和肿瘤淋巴结转移,其阳性表达率明显上升(P<0.05);Snail蛋白在鳞癌组织中荧光强度高于正常宫颈组织,浸润癌组织高于宫颈CIN组织(P<0.05),随着组织分化级别下降和肿瘤淋巴结转移,其荧光强度明显增强,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在正常宫颈组织中荧光强度高于肿瘤组织,宫颈CIN组织高于浸润癌组织(P<0.05),随着组织分化级别下降和肿瘤淋巴结转移,其荧光强度明显减弱(P<0.05)。结论人宫颈组织上皮-间质转化在宫颈癌侵袭进展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Snail、Slug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侵袭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99.
目的检测原发性肝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沉默调节蛋白SIRT4的表达,及其与原发性肝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探索SIRT4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对上皮间质转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qRT-PCR检测SIRT4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卡方检验(χ~2)分析SIRT4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利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SIRT4表达上调的SMMC-7721肝癌细胞系;MTT和Transwell小室观察SIRT4表达对SMMC-772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SIRT4对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和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SIRT4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1),SIRT4低表达与肝癌的临床病理因素密切相关;过表达SIRT4抑制SMMC-7721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能力。结论 SIRT4在原发性肝癌中可能扮演抑癌基因角色,并可成为肝癌的潜在生物标记物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究miR-153-3p与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2,TGFβ2)的靶向关系以及对体外培养胶质瘤细胞侵袭、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R-153-3p对SHG-44细胞TGFβ2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153-3p与TGFβ2的结合位点;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miR-153-3p与TGFβ2的靶向关系;体外侵袭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miR-153-3p对SHG-44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侵袭、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miR-153-3p mimic抑制SHG-44细胞中TGFβ2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软件预测显示miR-153-3p与TGFβ2存在连续的结合区域;miR-153-3p mimic与TGFβ2野生型报告载体共转后,细胞中荧光素酶的活性降低(P<0.01);miR-153-3p mimic与TGFβ2突变型报告载体共转后,细胞中荧光素酶的活性没有明显变化。miR-153-3p mimic转染SHG-44细胞后,侵袭细胞数目减少,划痕闭合率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降低,神经钙黏蛋白(N-cadherin)、Snail-2、波形蛋白(Vimentin)和Twist的表达降低,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升高(P<0.01);TGFβ2高表达缓解miR-153-3p mimic对SHG-44细胞侵袭、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的表达。结论 miR-153-3p靶向TGFβ2抑制体外培养胶质瘤细胞侵袭、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