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13篇 |
免费 | 35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454篇 |
综合类 | 356篇 |
水路运输 | 29篇 |
铁路运输 | 54篇 |
综合运输 | 5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30篇 |
2022年 | 51篇 |
2021年 | 51篇 |
2020年 | 27篇 |
2019年 | 34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80篇 |
2013年 | 63篇 |
2012年 | 66篇 |
2011年 | 61篇 |
2010年 | 47篇 |
2009年 | 64篇 |
2008年 | 55篇 |
2007年 | 42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41篇 |
2004年 | 26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阐述了互通立交匝道纵面设计的总体原则,针对互通立交匝道设计综合性高、平面与纵面间相互影响、匝道与匝道间相互制约等特点,对匝道纵断面设计、纵断面拉坡顺序、超高设计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72.
文章对甸头枢纽互通立交的设计及方案比选进行了介绍。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阐述了甸头枢纽互通立交各方案的设计思路及优缺点,从服务水平、公路用地、工程规模及造价等方面对各方案进行比选,给出了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73.
74.
75.
南昌中环快速路北段昌九立交是南昌市快速路网中重要的交通枢纽,根据昌九立交交通量预测结果、工程地理位置、施工条件等因素,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立交造型美观,经济合理,文章详细介绍了昌九立交设计过程中整体布局的思路及主要设计内容。 相似文献
76.
为分析高速公路隧道与互通出口小净距路段在不同交通流状况下的车辆驶出概率,提出了基于交通仿真的安全换道概率模型。首先,采用VISSIM标定仿真模型并进行正交试验,获取小净距路段在不同净距长度、交通量、驶出比例、大型车比例下的交通数据,在此基础上确定瞬时交通流密度及相应车流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构建相应的分布模型,通过K均值聚类算法研究不同速度下的瞬时交通流密度大小和出现概率;同时引入可靠度方法并利用微分法来构建车辆安全换道概率模型,综合考虑车速、车流密度、目标车道临界可插入间隙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应用蒙特卡罗仿真法搭建求解概率模型的算法,并通过MATLAB对模型进行求解;针对分流车初始位置的不同,分别得到了不同交通量、大型车比例、净距长度下的换道驶出成功率,进而研究不同交通流状况组合下的净距长度。结果表明:交通量、大型车比例、净距长度对净距路段内侧车道车辆换道驶出成功率有显著性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规范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
宜万同城快速通道连接宜春市袁州区及万载区,是宜万经济走廊的主通道,具备城市道路兼公路性质的高等级道路。本工程沿线位于山区,地质起伏较大,路线控制点多,通过对项目设计的总结分析,提出了山区城市道路设计的思路及设计难点,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78.
高速公路网的加密建设,使T形枢纽互通改扩建日益增多,现状互通的合理利用及施工期间的保通是高速公路枢纽互通改扩建设计中的重点。文中分析高速公路T形枢纽互通改扩建设计要点,结合工程实例,根据预测交通量、地形、地物及工程控制因素研究经济合理、安全可行的T形枢纽互通改扩建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9.
80.
为研究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分/合流区行驶速度特性,采用基于无人机视频的实时交通参数获取方法,提取试验路段全样本高精度时序速度数据,对比分析互通立交分流区和合流区车道级速度分布差异;研究不同车型速度特性;针对时序数据的长期依赖问题,构建基于时序Transformer的车道级行驶速度短时预测模型,运用平均绝对误差(MAE)和相对误差指标(MAPE)对比分析不同车道的预测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分/合流区施划虚实线两侧客货车道切换过程中,速度变化幅度最大,且2个车道速度离散度最高;分/合流区速度分布基本符合内侧车道实际运行车速比外侧车道高的特性,但合流影响区加速车道较相邻主线车道速度统计值高;主线最高限速值与各车道85%分位车速平均差值为11.77km/h;两种车型速度分布总体呈现双峰特征,且小型车速度分布更为离散;最终所构建的模型预测准确率可达到98.35%,平均绝对误差为0.996km/h。上述结果表明:在工程设计、安全设施布置优化等方面需考虑客货车道的速度顺适过渡以及加速车道和相邻主线车道的速度协调性关系;主线限速标准对于互通分/合流区并不完全适用,驾驶人车速控制主要受行车环境和驾驶需求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