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4篇
  免费   136篇
公路运输   1715篇
综合类   922篇
水路运输   429篇
铁路运输   905篇
综合运输   159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48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0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771.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改扩建将是未来公路建设新的热点,而高速公路中互通立交的改扩建将是改扩建的一个难点。该文以包茂国家高速湖南段吉首东枢纽互通立交改扩建为背景,通过对原互通形式、交通量和交通组织等控制因素的分析,探索复杂因素控制条件下单喇叭互通改扩建为四路枢纽互通的设计思路和选型问题。  相似文献   
772.
介绍了山平(山阴-平鲁)高速公路平鲁枢纽互通立交的建设背景、地形地质条件,依据地形和设计原则,提出全苜蓿叶形、半定向+环形匝道组合的三环式变异苜蓿叶形、半定向十环形匝道组合的反对称两环式变异苜蓿叶形3种枢纽互通立交方案进行比选,最终选择安全、经济、合理的半定向十环形匝道组合的三环式变异苜蓿叶形枢纽互通立交方案。  相似文献   
773.
武汉白沙洲大桥是三环线快速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主城南部地区重要的过江通道之一,因通行能力不足、桥梁病害等原因,已无法满足快速环线高效畅通的功能要求。借助武西高铁过江通道的建设契机,武汉在白沙洲大桥上游新建白沙洲公铁大桥,作为复线桥承担三环线快速过江功能。新桥的建设改变了基于老桥构建的交通体系,如何重塑一个更加高效的过江交通体系是一个关键而复杂的技术难题。本文根据对建设条件、功能定位、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的分析,从不同角度提出三套新的过江交通体系和对应的总体方案,并通过综合比选确定推荐方案。此外,本文重点对两岸接线重要的交通枢纽节点:鹦鹉立交和青菱立交的总体方案进行了深入论证。通过对本项目设计方案的总结分析,可为类似过江复线通道的建设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74.
城市道路设计工作中往往需要进行多方案比选,比如横断面形式以及路面结构方案等。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设计成果的不同因素通过比较相对重要性来赋予相应的权数,通过量化计算的方法,对比选的方案进行排序,并对排序结果进行检验,从而确定科学合理的道路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75.
776.
互通式立交方案比选是立体交叉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鉴于此,以新城西互通立交为例.分析立交的预测交通量,通过对互通立交两个设计方案评价分析,最终确定合理、适用、经济、美观的立交形式和方案.以期为同类工程项目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77.
杨桦 《交通标准化》2014,(4):51-54,57
岩头河大桥位于贵州省思南县许家坝镇与青杠坡镇交界处,跨越岩头河。通过对思南岩头河大桥主要控制因素分析,初步选定桥型方案,对桥型方案进行充分的论证、分析和比较,确定出最适合的桥型方案。  相似文献   
778.
介绍了山平高速公路平鲁枢纽互通立交的建设背景、地形地质条件,依据地形和设计原则,提出3个枢纽互通立交方案进行比选,最终选择安全、经济、合理的立交方案。  相似文献   
779.
蔡斌 《交通标准化》2014,(18):113-115
根据不同阶段采集的资料以及互通立交的地形地质条件,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案,并根据方案各自的优缺点,综合考虑确定合理的施工图方案,以达到减少工程投资、降低营运期间安全隐患、节约养护成本以及减少对环境破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80.
为探明大断面浅埋土质隧道在不同施工工法开挖下的变形及支护力学响应特征,寻求适用的工法,以宁安铁路钟鸣1号隧道工程为依托,采取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该类隧道在3种不同工法下的洞周及地表变形、围岩塑性区分布范围、初期支护及二次衬砌内力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大断面浅埋土质隧道围岩变形有明显的空间效应,开挖面处预收敛变形所占比例约40%-50%;CRD法与六步CD法施工在控制洞周及地表变形方面明显优于三台阶临时仰拱法,且开挖产生的围岩塑性区分布范围小,两者均能满足围岩及支护稳定性的要求,而CRD法较六步CD法施工工期稍长、造价稍高,因此六步CD法为该类地层隧道施工的优选工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