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8篇
  免费   14篇
公路运输   345篇
综合类   377篇
水路运输   10篇
铁路运输   42篇
综合运输   1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81.
为应对南京溧水老城区日益拥堵的交通现状,在充分调研溧水老城区交通现状资料基础上,划定交通拥堵重点区域,分析交通拥堵原因,疏理造成交通拥堵的主要因素。结合主要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策略:协调交通与用地,完善路网布局和道路结构,优化静态交通,重视公共交通,加强交通管理。最后,通过TRANSCAD软件构建交通模型,结果表明:交通量分布趋向合理,道路饱和度明显下降。证明改善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82.
城市交通拥堵的形成和消散实际受多周期的交通流冲击波影响,产生来源非常复杂,建模也很困难.正因如此,有关拥堵时空扩散性的研究多停留在定性层面.基于直接采集交通数据可进行定量分析,但数据的细粒度特性使信号不够平稳,在多时间尺度上甚至表现出相反特征,缺乏有效的知识挖掘思路和方法.针对拥堵区域交通参数时空相关性问题,在皮尔逊相关性指标的基础上提出并采用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它将道路实测速度轨迹分解为多时间尺度的趋势和细节分量.应用该方法提出的相关性指标和数据分段算法,对典型交通拥堵扩散算例进行了分析,借助相关性状态变化刻画了拥堵在时空中扩散的定量特征.  相似文献   
883.
《汽车与安全》2007,(11):10-11
利用实时交通信息的导航系统,通过北京现有的交通信息网络送到导航器,显示在导航地图上,并自动推荐最快能够到达目的地的路径——本届ITS智能交通世界大会上,日产汽车展示了装备"星翼"导航系统的车辆供参观者试乘,试乘者在现场充分体会到通过车载导航系统可以改善交通拥堵现象以及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884.
885.
886.
1组织编制中国城市公共交通行业“十一五”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提高交通资源利用率,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科技分会要在“公交优先”方针指导下,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组织对以上提出的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科技发展需要关注的八个或别的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887.
关于博弈论与交通政策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我国城市交通紧张的现状,通过建立博弈模型,从经济学的角度指出交通拥堵的实质是“公共地问题”,探讨政府依靠政策缓解交通拥堵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888.
北京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北京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的增长,交通需求量急剧增加,加剧了北京的交通拥堵。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研究所计算:北京交通拥堵造成每天社会成本4000万,每年的损失就达到146亿元。如果不实行有效的交通需求管理,将会影响北京的进一步发展。一、北京市交通现状分析2004年北京市户籍人口1100万,流动人口400万。机动车辆207.9万辆,平均增长率为15%~20%,其中私人汽车129.8万辆,公交车2.1万辆,出租车6.7万辆,机动化出行比例从38%提高到61%。道路总长度约5500公里,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114公里,四环以内道路面积率不足12%。北京道路长度和道路面…  相似文献   
889.
城市交通微循环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城市小区围墙与交通之间的关系,着重讨论了微循环理论、影响微循环的主要因素和微循环理论的指标评价体系,并根据国内外微循环在交通中的应用对比,给出了一个解决城市道路拥堵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890.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7,(7):157-157
本刊讯 日前完成修订的《福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提出,2030年之前,福州将建设7条轻轨线路,其中用于解决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的1号线城区段和2号线将优先建设。预计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投入运营后,福州每天乘坐轻轨出行的市民将达到82.53万人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