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4篇
  免费   134篇
公路运输   1023篇
综合类   1006篇
水路运输   423篇
铁路运输   239篇
综合运输   67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基于小波消噪的ARIMA与SVM组合交通流预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针对实际交通系统时变复杂和变化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交通流量非线性和强干扰性的特征,首先应用小波分析方法,对原始交通数据进行了消噪处理,使消噪后的数据更能反映交通流的本质及变化规律;然后采用自回归求和滑动平均(ARIMA)和支持向量机(SVM)的结合预测模型对交通流进行了预测,最后用实测交通数据进行了验证分析,得到了两个结论:一是组合预测模型比单个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二是小波分析消噪后的组合预测模型比没有消噪的组合预测模型预测精度高.结果表明消噪后的组合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用于交通流的实时动态预测.  相似文献   
32.
ESP系统解析     
汽车电子稳定系统或动态偏航稳定控制系统(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ESP)是防抱死制动系统ABS、驱动防滑控制系统ASR、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牵引力控制系统TCS和主动车身横摆控制系统AYC(Active Yaw Control)等基本功能的组合,是一种汽车新型主动安全系统。该系统是德国博世公司(B0SCH)和梅塞德斯-奔驰(MERCEDES-BENZ)公司联合开发的汽车底盘电子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33.
纯电动大客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汽车制动稳定性理论对纯电动大客车BK6122的并行再生制动系统进行了分析,并根据ECE制动法规的要求,通过对比3种典型的再生制动控制策略,提出了一种计及变速器挡位影响的分段复合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对上述4种不同的控制策略进行了3种城市循环工况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在能量回收上明显优于其它的回收策略.  相似文献   
34.
某微型客车制动力分配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M1类车辆空、满载制动力分配系数的计算公式.以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与实际应用的两段不同斜率制动力分配线之间面积最小为优化目标,同时保证满载状况时的制动效率不小于75%,优化设计了某微型客车变比值的制动力分配曲线.考虑制动器推出压耗,建立了各轴制动力与管路液压的转化公式,由优化后的变比值制动力分配线确定了液压比例阀的特性曲线.对制动力分配曲线优化前、后的微型客车制动距离进行的对比计算表明,优化后的微型客车制动距离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35.
车辆轨迹蕴含着大量丰富的交通流时空信息,对于全面解构城市交通路网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传统车辆轨迹重构模型大多基于定点线圈检测数据或者浮动车轨迹数据作为输入数据,并且普遍未考虑过饱和交通状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辆身份感知数据的车辆路段轨迹重构方法,通过构建一种绿灯相位回溯框架,基于交通流激波理论分段重构车辆行程轨迹,每次回溯过程包含两个主要步骤,即估计车辆状态和分状态重构车辆行程轨迹;然后在Paramics 微观交通仿真平台上对本方法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各种饱和状态下均能达到令人满意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6.
系统最优的动态交通网络流分配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智能交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交通网络配流是智能交通系统的一个关键问题,其中对交通网络配流模型的建立和算法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建立系统最优的动态交通网络流分配的最优控制模型,并经过一系列的积分变换转化为一种简单而特殊的非线性规划问题。文中只是局限于对最优控制模型进行化简,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研究已简化模型的有关性质和算法的设计。  相似文献   
37.
目前,对集装箱作业系统的调度研究较少考虑有限资源的协同分配,也缺乏对具有自主和分散特点的多资源一体化调度及其方案自适应能力的研究.文中从一体化调度层面展开,对集装箱作业系统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采用复杂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的描述方法,给出了一体化调度问题的描述原型;基于迭代式分解调度方法,构建了一体化调度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8.
短时交通流预测是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内容和交通信息服务、交通诱导的重要基础。采用符合交通流特性的混沌理论对短期交通流进行预测。在相空间重构和混沌识别的基础上,建立短期交通流加权一阶局域预测模型和基于最大Lyapunov指数的预测模型,并对一组实际的交通流数据进行预测。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能较准确的预测交通流,但最大Lyapunov指数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39.
票额分配是实现城际铁路效益最大化以及调整和优化列车开行方案的基本依据之一,同时也是适应城际客流需求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分析实际分配方法和确定式的整数分配票额模型难以适应域际客流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以实际客流情况为依据的弹性票额分配方法,将实际乘车客流量视为不确定因素即将其视为正态分布,建立随机整数规划模型并采取转化为确定性...  相似文献   
40.
基于快速路实测数据和微观仿真数据,从交通流基本图、交通流状态空间传播、匝道与主线流量关系和车道横向分布特征4个方面对比了匝道合流区与基本路段的交通流特征.结论表明:由于匝道车辆汇入的影响,匝道合流区与基本路段的交通流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别,在城市快速路的规划、设计、管理和控制中都应该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