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2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81篇
综合类   254篇
水路运输   165篇
铁路运输   25篇
综合运输   2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论优美、舒适、和谐的工作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交通系统的各类企事业单位乃至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不论其是否要通过体系认证,都应实施ISO9000族标准中工作环境方面的规定,如果再同时贯彻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和OHSMSl8000《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系列标准,就一定能够创建一个优美、舒适、和谐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92.
广东已形成由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广东6582户交通运输企业中,铁路运输企业14户,公路运输企业3278户,水上运输企业804户,航空运输企业80户,管道运输企业5户,装卸搬运及其他交通运输企业2401户。在六大交通运输行业中,以运输代理服务为主要标志的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93.
一研究水上交通肇事犯罪的背景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先导作用。在快速发展的交通运输业中,内河航运的优势正逐步显现,在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日益提升。长江作为我国的第一大河,其“黄金水道”的独有优势更是得到充分发挥,航运量大幅度攀升。2003年,长江水系省际企业货运量同比增长16.1%,干线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39.2%。伴随着内河运量的增大,水上交通事故也频繁发生,一直居高不下。以长江为例,2003年,其海事辖区水域发生一般以上交通事故70起,死亡、失踪128人,沉船49艘,直接经济…  相似文献   
94.
95.
渠广庆 《实用汽车技术》2004,(11):i022-i022
解决如何延长汽车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提高汽车发动机大修里程的问题是交通运输业.降低车辆维修费用重点考虑的问题,下面进行几点探讨。  相似文献   
96.
“十一五”期间,中国能源需求强劲,预计2010年消费25亿--33亿吨标煤,“十一五”期间能源建设投资3.5万亿元。到2020年前,我国能源工业累计投资将达到10万亿元,从2005年起每年将投资7000多亿元。同时,“十一五”将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按规划将建设铁路新线1.7万公里,其中客运专线7000公里,2010年公路总里程将达到230万公里,比2005年新增3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5万公里,比2005年新增2.5万公里,还要建设七个沿海港口的煤炭、进口油气、进口铁矿石中转运输系统和集装箱运输系统。  相似文献   
97.
98.
99.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愈演愈烈。已经蔓延到了全球,其影响深度和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大。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及对外贸易发展已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而港口是对外贸易各环节中最灵敏的一环,不可避免地也受到了冲击,吞吐量增幅下滑,企业效益减少,这是港口企业普遍面临的现实,港口全行业已切实感受到了这场危机的寒冷。  相似文献   
100.
在2009年8月6日上午举行的“2009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交通运输部总规划师戴东昌表示,加快交通运输业发展,是泛北部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推进区域合作和经济交流的首要任务。交通运输部将加快推进以高速公路和沿海港口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泛北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夯实基础,提供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