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396篇
综合类   74篇
水路运输   143篇
铁路运输   64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全球造船工业格局已呈现全新的特点,如何把握关键要素,推动我国船舶工业走向新阶段,是值得深度思考的问题。近10年来,我国造船三大指标长期占据世界第一,世界船舶工业总体保持中韩日"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欧美主要保留军船和豪华邮轮的建造优势。10年间,在总体格局保持平稳的情况下,新的竞争态势和趋势不断演变,世界船舶工业竞争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22.
23.
NEWS·NUMBER     
《汽车生活》2009,(3):149-149
110万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最新统计数据,2008年中国汽车进口41.01万辆,同比增长30.53%,累计进口金额151.28亿美元,同比增长41.65%。而汽车整车出口受国际环境影响较大,截至2008年底,汽车共出口68.07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速回落67.85个百分点,2008年中国进出口汽车近110万辆。  相似文献   
24.
《港口科技》2009,(4):47-48
商船三井于3月3日宣布,对在东京港租用的大井集装箱码头4、5号泊位“东京国际集装箱码头”(TICT)上使用的场地龙门吊,采用了微波安全监视系统。这是此种系统在世界上第一次应用。微波传感器比原来利用激光、超声波的传感器更稳定和安全。商船三井公司今后将把这种安全监视系统扩大利用到其他集装箱码头。  相似文献   
25.
行业消息     
《汽车驾驶员》2009,(1):10-10
飞利浦科学升级汽车大灯;马自达2动感改装版助阵广州车展;上汽通用五菱B系列发动机将扩大生产;易车集团举办2008汽车厂商与经销商共谋发展主题论坛;2008斯巴鲁新森林人节油赛圆满结束  相似文献   
26.
战瑞琬 《珠江水运》2012,(20):46-49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数据,2011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81亿元,而2003年这个数字仅为7.4亿元。这意味着,七年间中国船舶业利润飙升了65倍。  相似文献   
27.
近几年,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增幅很快。为了不断适应浙江外贸经济的快速增长,吸引内陆腹地省进出口集装箱走宁波港,发展、提高宁波港集装箱港口通过能力,对宁波港而言至关重要。宁波港从外延扩大港口的基本硬件与内涵挖潜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两个方面努力是非  相似文献   
28.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曲折缓慢,国际贸易增速下滑,全球经贸整体格局依然处于深度调整之中,2016年全球经贸前景仍不容乐观,目前全球大宗商品市场需求疲弱、美联储加息以及船舶行业产能过剩等多重因素导致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进入低位运行的“新常态”,特种杂货运输市场形势同样较为严峻,仍将延续低位调整态势。  相似文献   
29.
邹祝  陈源华  李昕  李冬 《水运工程》2013,(8):136-140
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与维护的疏浚量到底有多少,对长江下游深水航道建设维护疏浚的疏浚量和船舶需求分析至关重要,涉及到长江下游深水航道维护疏浚船舶的选型决策。总结长江航道维护船舶的相关前期研究工作,探讨在长江下游航道维护疏浚的主要影响要素,提出复杂工况条件下航道维护疏浚量的测算方法。  相似文献   
30.
2012年起,全球造船能力将步入“产能削减”和“产能利用率下降”的双重阶段,产量或产能利用率再度回升最快也要待到2016年,换句话说,造船企业至少要经历3~5年阵痛期才有可能迎来真正行情复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