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4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573篇
综合类   28篇
水路运输   228篇
铁路运输   36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51.
龚莎 《中国水运》2004,(4):27-28
从1998年以来,长航集团先后三次实施了货运结构大调整,通过4年多的磨合运转,实现了干散货运输江海一体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经营管理格局。该集团干散货运输规模优势逐步显现。干散货运输货运总量、货运周转量、船舶产量和货运总收入实现了同步增长。但是,4年内运力规模以4%速度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752.
历年国产乘用车市场9月份优秀的表现都会掀起一个年度销售高潮。但今年9月份.由于市场大环境的影响,轿车销量只显现出自5月份滑坡后的弱势复苏.达到186330辆.环比增长14.13%.同比下降2.39%,并没有冲刺到厂家的期望值。同时迫于库存压力的增大和车市的不景气,各整车生产厂家开始调整产销计划.9月份轿车产量环比降低到7.26%.为173602辆.同比减少了99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53.
754.
目前,国内自行车正由代步工具向健身、休闲用途过渡,汽车的增多和公共交通的发展导致部分地区自行车使用和需求的减少,这种现状是暂时、正常的,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我们不要因为这些表面现象而低估了自行车未来的发展,从非典过后,全国各地自行车热销的现象看,以自行车代步、健身休  相似文献   
755.
《中国汽车工业》2003,(1):69-69
2002年我国摩托车产量再创新的世界纪录,自1997年突破1000万辆以来,2002年摩托车生产量达1292.1万辆,同比增长4.5%,是1990年的13.4倍。其中,二轮摩托车产量1238.3万辆,同比增长3.9%;三轮摩托车生产量53.8万辆,同比增加18.5%.随着摩托车产品结构发生变化,100mL以下的普通摩托车已进入成熟期,增长率明显放缓,2002年125mL摩托车  相似文献   
756.
757.
随着全球液化天然气产量的迅速提高,预计将从目前的1.51亿吨增加到2010年的2.8亿吨。全球液化天然气市场大发展时代已经来到,需求量急剧增大似乎成为当前世界能源市场的焦点,于是造价昂贵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船需求量也快速上升。  相似文献   
758.
车坛传真     
  相似文献   
759.
李钝 《城市车辆》2004,(3):17-17
2003年,尽管西欧市场疲软,戴姆勒·克莱斯勒的梅赛德斯-奔驰载重车全球销量仍然比2002年增长了8%,达到了110500多辆.梅赛德斯-奔驰载重车工厂(德国沃尔特、巴西圣贝纳多和土耳其阿克萨赖)的总产量也超过了去年的水平.2003年,在车辆最大总质量为6t以上(含)的载重车类别中,梅赛德斯-奔驰品牌在欧洲、拉丁美洲、土耳其等重要市场和地区中依然保持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760.
安飞 《中国船检》2004,(6):48-50
近两三年来,我国造船技术不断取得突破,集装箱、油轮、散货船三大主力船型已达到世界造船的当代发展水平。尤其在我国最大的现代化船厂——上海外高桥船厂建成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已成为目前世界好望角型散货船建造中心之一,从而打破了日本在散货船市场的绝对优势。回首中国造船技术的发展过程,一方面取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跨国合作所带来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甚至在未来,坚持跨国合作仍将是我国突破当前技术瓶颈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