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9篇
  免费   26篇
公路运输   1003篇
综合类   1190篇
水路运输   546篇
铁路运输   139篇
综合运输   8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264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71.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role of interleukin-8 (IL-8) produced by tumor induced fibroblas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utaneous melanoma. Methods B16 melanoma cells induced L929 fibroblasts phenotype was transdifferentiated to myofibroblasts (MF) by co-culture in vitro. MF was monitored by morphology and immunophenotype for a-SMA. The level of IL-8 was detected by ELISA. The effect on B16 cell proliferation rate was estimated using MIT method in vitro. Melanoma implanting model was constructed in C57 mice. Results L929 MF phenotype could be modulated by B16 melanoma cells-derive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 and elevated the levels of IL-8. L929 MF did not influence the B16 melanoma cells viability in vitro, but shortened the time of tumor formation and increased the incidence rates of tumors in C57 implanting model mice. Conclusion Fibroblasts can be activated by tumor cells and produce IL-8, which acts as an inflammatory cytokine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utaneous melanoma.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葡萄胎中Mel-CAM与滋养细胞黏附、浸润之间的关系以及Mel-CAM标记中间型滋养细胞(IT)的增殖情况。方法采用双重免疫组化法,检测Mel-CAM标记IT的Ki-67表达情况。结果葡萄胎中Mel-CAM表达较正常绒毛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葡萄胎绒毛表面有Mel-CAM标记IT出现,而正常绒毛表面则无;葡萄胎组织中IT的Ki-67指数较正常绒毛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葡萄胎绒毛表面有Mel-CAM表达,表现出双重分化方向,这可能与葡萄胎的发病机制有关;检测葡萄胎组织中IT的Ki-67指数对于预测葡萄胎的转归有潜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As2O3诱导HO8910细胞凋亡和端粒酶活性变化的关系。方法用不同浓度的As2O3溶液作用卵巢癌细胞株HO8910,于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FCM检测细胞凋亡率;TRAP-银染法观察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As2O3溶液对HO8910有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与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相关。不同浓度As2O3作用HO8910细胞,其端粒酶活性在24h无明显改变,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端粒酶活性逐渐下降,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端粒酶活性也呈不断下降趋势,以致消失。结论As2O3可以诱导卵巢癌细胞株HO8910发生凋亡,其机制可能不是通过端粒酶活性下降直接调控的,但端粒酶调控与凋亡调控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健胃愈疡颗粒(JWYY)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胃黏膜乳癌相关肽(PS2)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表达的变化,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8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给予健胃愈疡颗粒治疗,对照组38例给予西药三联药物治疗。应用胃镜下活检胃黏膜组织快速尿素酶和Warthin-Starry染色法检测幽门螺杆菌,应用Western blot检测PS2、PAF表达变化。应用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切口末段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第4周复查胃镜。结果治疗组凋亡指数明显比对照组减少(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JWYY颗粒可上调PS2并下调PAF的表达,而对照组对胃黏膜PS2和PAF的表达影响不大。结论健胃愈疡颗粒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可能与杀灭Hp、上调PS2和下调PAF的表达来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75.
三甲益肝冲剂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三甲益肝冲剂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并探讨与抗脂质过氧化有关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复方丹参组、三甲益肝冲剂组和正常组。以二甲基亚硝胺(DMN)腹腔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复方丹参组造模同时给予复方丹参灌胃,三甲益肝冲剂组造模同时给予三甲益肝冲剂灌胃,共4周。4周后处死大鼠取肝组织标本,光镜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变化,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组织Masson染色胶原纤维面积和血清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血清SOD活性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三甲益肝冲剂组Masson染色胶原纤维面积和血清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而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Masson染色胶原纤维面积和血清MDA含量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435,P<0.05),与SOD活性呈负相关关系(r=-0.358,P<0.05)。结论三甲益肝冲剂具有良好的抗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与抗肝脏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WWOX(WW domain-containing oxidoreductase)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鳞癌、31例腺癌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WWOX基因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WWOX基因在72.8%的非小细胞肺癌中失表达或表达减少,而在相邻正常肺组织中有80.0%正常表达.WWOX基因的表达与组织类型、细胞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在鳞癌和低分化癌中WWOX基因失表达或表达减少.结论 WWOX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呈低表达,该蛋白表达的缺失可能在不同类型非小细胞肺癌的形成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77.
2015年春节,吉安县居民用电负荷迅猛增长,为保障电网迎峰度冬安全稳定运行和春节期间电力可靠供应,公司主动作为启动"强电网亮春节"行动,保障吉安度过了一个又亮又暖的春节。受强冷空气南下影响,二月初的江西吉安,天气异常湿冷,居民取暖设备不断增加,加上春节返乡潮涌,吉安县季节性用电负荷迅猛增长,在这一关键、特别的日子里,电力足不  相似文献   
78.
《航海技术》2015,(1):79
<正>中文核心期刊(水路运输类)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期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航海学会会刊《中国航海》(季刊)主要反映我国航海科技领域的研究成果及水平,其宗旨是促进我国航海科技水平的发展提高,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主要刊载国家重点项目研究成果,航海科技界的学术论文和学会动态等;是中国航海学会最重要的学术成果发表与交流平台。全年定价人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后小G蛋白rab10在大脑皮层的表达变化规律,探讨DAI后rab10在神经修复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头颅瞬间旋转损伤装置建立大鼠DAI模型,随机分为1d、3d、7d组及对照组。采用Gless嗜银染色和TUNEL染色分别观察DAI后神经轴索形态和凋亡变化;采用Western blot、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大鼠大脑皮层rab10的分布及表达,并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分析大脑皮层神经元内rab10的表达变化。结果嗜银染色显示DAI后1d神经轴索形态损伤最严重,3~7d时损伤逐渐减轻;TUNEL染色显示DAI后1d凋亡细胞数开始升高,3~7d时凋亡数量更高,呈迟发性改变。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结果均提示DAI后1d大脑皮层rab10的表达显著增加,3d后稍降低,7d后明显降低,但仍高于正常(P<0.05);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提示正常神经元内几乎不表达rab10,DAI后神经元内rab10表达在1~3d较高,7d时较前降低。结论大鼠DAI后大脑皮层rab10表达水平先增加,随后降低;神经元内rab10的表达变化可能与DAI后神经轴索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胃腺癌AGS细胞生长增殖的作用和可能的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梯度的DHA、EPA作用于体外培养的AGS细胞和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1,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观察细胞增殖抑制率,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采用Western blot分析细胞线粒体呼吸链膜蛋白复合体Ⅰ、Ⅱ、Ⅴ表达变化。结果 DHA和EPA对胃腺癌AGS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该抑制作用呈现明显的剂量时间依赖效应的特点(P<0.05),在相同的浓度梯度下,DHA的抑制作用强于EPA(P<0.05)。倒置显微镜下DHA作用后观察到AGS细胞明显皱缩,细胞的贴壁能力明显减弱。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DHA、EPA干预后AGS细胞的DNA合成前期(G0/G1期)细胞分布比例明显增加,DNA合成期(S期)细胞分布比例明显减少(P<0.05)。Western blot分析可见,DHA干预AGS细胞24h和48h后,与对照组比较,AGS线粒体呼吸链膜蛋白复合体Ⅰ、Ⅱ、Ⅴ表达灰度值显著下降,而且随着作用时间延长,复合体表达灰度值下降愈明显(P<0.05)。DHA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增殖、细胞形态和线粒体呼吸链膜蛋白复合体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选择性有效地抑制人胃腺癌AGS细胞的生长增殖。该作用可能是通过阻滞AGS细胞于G0/G1期和抑制AGS细胞能量代谢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