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54篇
公路运输   176篇
综合类   91篇
水路运输   29篇
铁路运输   36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讨论铁路生态边坡客土的稳定性问题。在地震和降雨渗流条件下客土的破坏模式为顺原坡面滑动。采用摩尔-库伦强度准则,运用无限坡模型进行客土的稳定分析,推导出有地震、平行于坡面渗流作用下的客土稳定厚度的通式,客土的稳定性随着客土厚度的增大而减小。提出客土设计的公式法和设计图法,其中设计图法更加方便快捷,解决了铁路生态边坡客土厚度的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12.
依据渗流力的作用原理和非饱和土强度理论,从多个方面分析了降雨入渗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推导出了更符合考虑渗流作用时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安全系数求解关系式,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为公路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和滑坡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3.
山区公路路基排水系统灾害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公路路基排水设施调查,提出山区高速公路排水设施水毁灾害形式,存在水毁频率最高的“三关键”水力学问题。确定公路排水设施水毁评价。四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将递进的“四层次”过程评价与层次系统模糊评价结合、水毁敏感点评价与排水系统评价结合的方法。提出了排水系统孕灾环境危险性、易损性评价具体的指标体系,水毁经济价值与工程防治措施效益计算方法,及小桥涵敏感点抗水毁具体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4.
降雨入渗会降低其影响范围内土体中基质吸力,引起土体软化,强度参数降低,对隧道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隧道的降雨入渗过程进行模拟,研究降雨影响深度以及降雨对土体软化效应的影响,并与顶部产生积水坑的工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降雨入渗较大程度地减小了非饱和区基质吸力以及土体强度参数;考虑顶部形成积水坑后,降雨入渗深度显著增大,非饱和区基质吸力及土体强度参数减小明显,隧道不稳定性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15.
桥面排水是高速公路设计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排水是否顺畅直接影响到行车的安全,甚至影响到结构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一般设计过程中,都是根据经验选用排水措施,缺乏精细计算。按照规范的要求,介绍桥面排水的简易设计方法,并针对设计中常见的典型情况,给出相关结论和建议,为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6.
本文引入有效降雨量的概念,分析了降雨下渗对粘性土路堑边坡含水状态的影响。并以衡广复线白石渡工点为例,结合郴州地区近30年的雨量统计资料进行了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117.
根据天津市降雨特点对下垫面进行解析,结合城区土地利用性质,借鉴其他地区经验,从排水防涝现状、排水防涝能力与内涝风险评估、规划标准、城市防涝系统方案、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及资源化利用、排水管网系统规划、内河水系综合治理、管理规划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8.
土体吸水蠕变强度衰减是散体滑坡演绎启动的根本原因,以巫山冯家坝滑坡为例,由室内试验得到不同饱和度下松散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应用大型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ANSYS,研究了降雨条件下散体滑坡的演变趋势。分析表明,滑坡的最大位移发生在滑坡体后缘,且随松散土体饱和度的增大呈非线性增大;塑性区主要分布在滑坡体后缘,随饱和度的增大,塑性区不断扩大,滑坡的稳定系数降低,达到饱和时,稳定状态接近极限平衡。冯家坝斜坡目前处于欠稳定状态,在长期暴雨和三峡Ⅲ期坝前水位浸泡共同作用下,很可能诱发滑坡形成灾害。  相似文献   
119.
结合山区滑坡体工程实例,采用有限元法建立模型,研究降雨条件下滑坡体内雨水运移特征和雨水入渗对滑坡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降雨强度与表层土体入渗能力的相互关系影响土体中饱和区运移、含水量以及孔隙水压力分布;滑坡体入渗分析中饱和区主要沿滑带由下而上、由内向表逐步发展,在雨后一段时间内达到最大,随后逐渐缩小;滑坡体的稳定性主要与滑带土中的孔隙水压力分布有关,孔隙水压力值越大,有效应力降低导致滑坡体的稳定性越差。该滑坡在降雨时处于不稳定状态,应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120.
降雨是诱发滑坡发生或复活的主要原因。但通常在进行非饱和土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时,只考虑不同降雨边界条件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在前人分析的基础上,分别考虑了降雨条件下,有无裂隙和裂隙的深度等对边坡的渗流场及稳定性的影响,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当降雨强度较小且在地表无积水时,对结果的影响很小;当降雨强度较大时,在地表形成的积水流入裂缝时,安全系数随着裂缝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