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174篇
综合类   14篇
水路运输   5篇
铁路运输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本文将普通数控铣床增加一套简易的附加铣齿装置,使之成为简易的数控铣齿机床,实现一机多用。为了验证理论推导和数值计算结果,本文在XK5040O数控铣床进行了数控加工实验。  相似文献   
122.
何涛 《汽车与配件》2005,(35):42-42
发动机产生的扭转振动会通过飞轮和离合器部件传向整个传动系。在传统的离合器中,离合器从动盘上的减振弹簧起到衰减扭转振动的作用,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由于柴油机里相对高点火压力,日益严格的排放控制.更高的乘坐舒适性以及出于保护变速器及其他对振动敏感的零部件,所有这些因素都对扭转减振器提出了新的要求。ZF Sachs公司为此特别研制了一种新型离合器一行星双质量飞轮(DMF)。  相似文献   
123.
124.
辗扩工艺生产汽车后桥从动锥齿轮锻坯的应用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猛 《汽车工程》1994,16(2):111-115,128
本文根据辗扩成形汽车后桥从动锥齿轮坯铅试件的网格试验所揭示的变形区微单元应变状态,论述了这种阶梯孔环形件辗扩变形的特征;设计了辗扩用孔型及预制坯;进行了力能校核的实例计算;阐述了辗扩工艺生产汽车后桥从动锥齿轮锻坯的应用情况,并与模锻工艺生产该件的经济技术指标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5.
汽车前轴模锻工艺及其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过介绍一汽汽车前轴模锻工艺及其改进,从而为其它类型前轴模锻工艺的制定及模具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6.
汽车齿轮加工的新技术和发展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当今汽车齿轮生产加工中所采用的一些新技术做一介绍,其中有的技术如干切滚齿工艺、螺旋锥齿轮的磨齿等国内已开发并推向市场,但还有不少新技术在国内尚属空白,为此希望国内的制造厂家能关注国际上的新技术和发展动向,将国内汽车齿轮的制造水平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27.
针对螺旋锥齿轮在冷加工后受热处理变形较大,质量不稳定的情况改进加工工艺。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8.
分析了安全回路断开故障的产生原因和对运营的影响.为了降低安全回路断开故障对地铁列车运行的影响,使用继电器、时间继电器和改制继电器设计安全回路应急装置,设置有2个启动电路.该装置具有互锁功能,保证只能短接一侧断点,使用军用航空插头连接PSC(中央接口盘)端子排;在安全回路断开故障发生时,自动启动,将断开-侧的PSC端子短接.安全回路通过其余60个行程开关监视所有滑动门和应急门的状态,安全回路功能仍然可靠.经过试验,安全回路应急装置可以顺利启动.  相似文献   
129.
目前,铲装机械手的动力学解析主要针对主动关节进行,对从动关节的动力学问题还很少进行过研究.在铲装机械手阻力检测系统设计时,有时需要在从动关节处安装力传感器,并对传感器的输出进行动力项、静力项的分离.为此,本文以铲装机械手主动关节动力学解析为基础,对连杆的受力进行了全面分析,推导出了从动关节的动力学计算式.在对主动关节和从动关节动力学解析进行综合的基础上,提出了全关节动力学的概念,并给出了铲装机械手全关节动力学方程式.  相似文献   
130.
为改善并联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扭振特性,开展了扭转减振器的结构及仿真分析研究。对并联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现有扭转减振器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弧形弹簧式从动盘扭转减振器;针对某款车型建立 8 自由度集中质量模型,采用 AMESim 仿真软件搭建仿真模型;通过对离合器从动盘扭转减振器、双质量飞轮和弧形弹簧式从动盘扭转减振器 3 种不同结构减振器的扭振特性进行仿真对比,分析了它们在典型工况下的扭振特性,并对扭转刚度和迟滞力矩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弧形弹簧式从动盘扭转减振器能保证较短的发动机启动时间,且拥有较好的减振特性;在混合驱动行驶工况下扭转减振器的减振效果与扭转刚度及迟滞力矩的大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