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96篇
综合类   63篇
水路运输   87篇
铁路运输   35篇
综合运输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61.
262.
强调了机车电子制控装置热设计的重要性,从热设计的基本原理出发,探讨了在机车电子控制装置元件级、插件级、插箱极和机柜级热设计中减小热阻,提高散热特性的方法和冷却方式的选择原则及应用。  相似文献   
263.
本论文利用ADINAT/ADINA程序对小型风冷汽油机单体式缸体进行三维有限元非线性传热模拟计算,得出缸体的温度场、热流、应力场分布,可为今后小型汽油机的热负荷预测提供依据。为此,本论文对缸内动态压力,缸体特征点温度、火花塞垫温度,机油温度油耗等测量。其中,在缸径只有47mm的发动机缸盖上安装压力传感器进行动态压力测量,为今后小型,风冷,四冲程汽油机缸内动态压力的测量提供了依据。计算的温度值与实测  相似文献   
264.
文章对无轨电车超级电容系统的散热结构进行了相关研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通风散热解决方案。首先,研究了超级电容系统的发热原理,建立了超级电容模组三维稳态传热模型;然后,基于ANSYS Workbench软件对该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得到的结果与试验数据基本一致;最后,提出针对该模型的通风散热设计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超级电容系统的各个模组温度下降了1 ℃左右,模组间最大温度差为2 ℃,较好地保证了超级电容工作温度的一致性,确保了超级电容系统较好地运行在无轨电车的应用中。  相似文献   
265.
传热系数(K值)是影响车辆空调负荷及车内环境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须满足车辆车体的设计要求。首先阐述哈萨克斯坦地铁整车及各部位的K值特点与结构关联,然后通过计算机仿真软件对其K值进行模拟与分析,最后对车体整车的K值进行等效计算,得到整车的K值约为1.95 W/m^2·K,该值满足结构及材料的设计要求2 W/m^2·K,这可为降低空调负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66.
汽车空调余热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传热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肖尤明  徐烈  张洁  孙恒  朱鸿梅 《汽车工程》2004,26(4):492-495
根据现有汽车空调制冷系统、采暖系统及汽车发动机冷却水系统的特点,结合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的性能,提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中的发生器由汽车发动机气缸套、气缸体、气缸盖组成,将溴化锂溶液直接充注在汽车发动机冷却空腔内,从而实现了用一个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系统替代现有汽车空调的制冷系统、采暖系统及汽车发动机冷却水系统的方案,结构简单。  相似文献   
267.
对翅片管特别是管壳式换热器用低翅管的结构特点,制造方法及强化传热机理,在管壳式的热器的使用效果及注意事项都作了较详尽的介绍,对在管壳式换热器中正确使用 翅片螺纹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68.
试验研究了内燃机缸内进气涡流强度对局部传热的影响。在不同的进气涡流强度和功率条件下测量了ω型活塞燃烧室表面瞬态热流 ,并根据测试结果计算了表面换热系数。结果表明 ,进气涡流强度直接影响着热流的分布 ,适度增强进气涡流强度有利于改善燃烧过程 ,降低燃油消耗率和活塞热负荷。  相似文献   
269.
提出了一种利用船舶内燃机排气废热的吸附式制冷系统的设计方案:在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上,探讨了其应用在船舶空调中的可行性及相应采取的吸附床的强化传热、传质方法,并将其与吸收式制冷系统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70.
为研究宽幅XPS保温板路基地温调控效果,对共和至玉树高速公路21.5 m幅宽的XPS保温板路基和幅宽13.5 m热棒-XPS保温板复合路基试验路的冻土地温进行了长期系统的监测。结果表明:宽幅XPS保温板路基冻土上限年下降速率、冻土上限位置升温速率和吸热量分别为宽幅普通路基的76%,62%,55%,然而宽幅XPS保温板路基下伏多年冻土仍以较快的速率发生退化,上限下降速率达到0.5 m/a;铺设黑色路面后,宽幅XPS保温板路基和宽幅普通路基吸热量均增大约1倍;和单一的XPS保温板隔热措施相比,热棒-XPS保温板复合路基对路面下2~5 m范围内土层地温产生调控效果,可有效改善采用单一XPS保温板工程措施的被动吸热状态,提高冻土路基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