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95篇
综合类   62篇
水路运输   86篇
铁路运输   35篇
综合运输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圆孔翅片管式制冷换热器的节能性能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圆孔翅片管在结霜工况下的制冷性能,利用风洞试验装置,在结霜工况下进行了空气外掠单排矩形翅片管式制冷换热器的节能性能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迎面平均风速1.87~5.00m/s的范围内,在相同试验条件和相同几何尺寸的条件下,三对称大直径圆孔翅片管式制冷换热器的制冷量比平翅片管式制冷换热器的提高3.0%~16.8%,平均提高9.O%;翅片表面传热系数增大49.7%-80.1%,平均增幅达64.3%;压缩机能效比提高15.0%~30.2%,平均提高23.0%;阻力平均降低32.0%.在5.5h的试验时间内,三对称大直径圆孔翅片表面仅部分圆孔被霜层堵塞,结霜工况下仍能维持优越的强化传热特征.  相似文献   
62.
微波加热湿旧沥青混合料的传热传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微波加热湿旧沥青混合料过程中的质热传递规律,分析了微波加热再生过程中的质热传递现象,并基于Fick扩散定律和傅里叶热传导模型,建立了沥青混合料内非稳态传热传质数学模型.考察沥青混合料内部温度和湿度沿微波传播方向的变化,研究了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及湿度、微波渗透深度和内热源三者间的关系;建立了传热传质耦合方程的数值计算模型,采用交替显格式数值解法对该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温度、湿度和加热时间三者间的关系;使用了工作频率为2.45 GHz的微波系统对湿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加热试验.结果表明:在加热温度和脱水除湿方面,试验测试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传热传质模型的正确性,对湿旧沥青混合料的微波加热再生工艺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3.
为了研究沥青路面微波加热再生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根据傅里叶传热学理论建立了二维微波热再生传热数学模型;用角锥喇叭口面场近似辐射场,研究了微波内热源;建立边界条件并进行了归一化处理。基于控制容积的有限差分法(CV-BDM)建立了微分方程的隐式离散格式并进行了数值模拟;选用了工业频率2.45GHz的微波试验系统,采用连续加热工艺和间歇加热工艺,研究在沥青路面内二维温度场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时温度上升是非线性的,在加热初期升温较慢,后期升温较快;沥青混合料内温度分布是不均匀的,其口面中心区域附近温度较高,而边缘处温度较低。当采用间歇加热工艺时,可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受热均匀性。必须合理选择加热时间。数值模拟和试验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4.
文中采用Fluent模拟与理论计算结合比较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因素对蒸汽管道散热损失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理论计算模型的相对误差.发现增加注汽管线距地面高度,对其散热损失影响较弱;空气温度升高,注汽管道表面散热损失降低;风速和表面发射率对注汽管线表面热损失影响较大;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数据相对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65.
船舶在冰区航行时,存在冰晶颗粒混合海水流入船舶冷却系统现象。基于颗粒动力学理论,建立适用于海水-冰晶两相流的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耦合相间传热传质模型对海水-冰晶两相流在水平直管内流动及传热特性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冰晶颗粒流动过程中,在管道上部位置R=8~10mm处冰晶体积分数达到最大值,且随着速度增加而增大;当入口含冰率(IPF)为4%时,冰晶速度的最大值出现在管道中心轴线上方。当入口速度为1.0~3.0 m·s-1,含冰率4%~30%时,局部传热系数随入口速度及含冰率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66.
焊接预测理论和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焊接预测理论和数值模拟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动向,包括焊接熔池中的流体动力学和传热分析。焊接电弧的传热传质过程,焊接冶金和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的预测。焊接变形与应力的预测,焊接接头的力学行为以及特种焊接过程的数值模拟等。  相似文献   
67.
为提升船用燃气轮机涡轮叶片的内部冷却性能,对双层壁构型中的内腔进行格子阵列化设计,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格子阵列结构和光滑结构的流动传热特性.结果表明,格子阵列中形成的有序大尺度强制纵向涡,能够在大幅强化内腔传热的同时,使外腔射流冲击获得更高的初始动量,克服横流影响,强化靶面传热,形成内外协同的强化传热能力.格子阵列能有效改善射流冲击的孔间分配,从而提高靶面传热的展向均匀性.研究结果对涡轮叶片双层冷却构型的优化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8.
LiBr吸收器的传热传质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扼要地介绍了LiBr吸收式制冷机的吸收器传热传质研究概况,分析了表面活性剂与传热管表面对其产生的影响,并对传热管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69.
扼要地介绍了LiBr吸收式制冷机的吸收器传热传质研究 概况,分析了表面活性剂与传热管表面对其产生的影响,并对传热管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