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4篇
  免费   61篇
公路运输   1539篇
综合类   454篇
水路运输   607篇
铁路运输   512篇
综合运输   4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基于双轴位置转台的捷联惯导系统级标定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一种基于双轴位置转台的激光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系统级标定方法。建立了附加约束条件的陀螺和加速度计标定模型,从捷联惯导系统的误差方程出发,建立30维Kalman滤波标定模型,以速度和位置作为观测量,并设计双轴位置旋转路径,对惯性仪表标定参数进行激励与辨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估计出陀螺和加速度计的15个标定误差参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2.
易莉帮  徐伟 《桥梁建设》2022,(3):121-126
斜拉桥平行钢丝斜拉索锚杯长度一般根据锚杯内钢丝的锚固长度及其他构造尺寸确定,对于修正主梁线形偏差的调整量有限。针对大跨铁路斜拉桥中由施工、制造及桥上永久荷载偏差等导致主梁成桥线形偏差较大,而现行规范中的锚杯尺寸可能存在调整量不足的问题,以某千米级公铁两用斜拉桥为背景进行平行钢丝斜拉索锚杯调整量设计研究。采用悬索理论,分析道砟容重离散性引起的斜拉索索力偏差、斜拉索弹性模量偏差及斜拉索锚固点位置偏差对斜拉索无应力长度的影响,以确定合适的锚杯放张与张拉调整量。结果表明:对于铁路斜拉桥,现行规范规定的锚杯张拉调整量基本能够满足要求,放张调整量则可能存在不足;道砟容重离散性对斜拉索无应力长度影响相对最大,设计中应预留相应的锚杯放张调整量;对300 m以上的中、长索,还应考虑斜拉索索力偏差和斜拉索弹性模量偏差的影响,预留锚杯放张与张拉调整量;斜拉索弹性模量建议取2.0×105 MPa,并考虑其在(1.9~2.1)×105 MPa范围内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93.
艰险山区铁路工程复杂技术接口和众多的接口参与方增加了技术接口管理难度,而信息交换是进行有效接口管理的重要保障。为实现高效的技术接口信息交换,提出一种基于IFAHP-二维云的艰险山区铁路桥隧工程技术接口信息交换水平综合评价模型;根据信息沟通理论,分析艰险山区铁路桥隧间技术接口信息交换的影响因素,以此构建技术接口信息交换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IFAHP为指标赋权;通过二维云模型评估技术接口的信息交换水平,借助MATLAB绘制综合评价云图直观反映评价结果,并计算综合评价云与标准云的贴近度,确定最终评价等级。以达嘎啦隧道和洞嘎雅鲁藏布江大桥的技术接口为例评价其信息交换的水平,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4.
针对基于模型的视觉里程计在光照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存在鲁棒性差、回环检测准确率低、动态场景中精度不够、无法对场景进行语义理解等问题,利用深度学习可以弥补其不足。首先,简略介绍了基于模型的里程计的研究现状,然后对比了常用的智能车数据集,将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里程计分为有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和模型法与深度学习结合3种,从网络结构、输入和输出特征、鲁棒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讨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车辆视觉里程计研究热点,从视觉里程计在动态场景的鲁棒性优化、多传感器融合、场景语义分割3个方面对智能车辆视觉里程计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5.
一种基于GSM和GPS的通信监视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月美 《世界海运》2001,24(2):47-48
提出一种以GSM移动通信系统为基础,添加GPS接收机的通信监测系统,它能对移动载体实行监控,准确地获取移动载体的各种信息。  相似文献   
96.
AIS技术的应用及其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7.
郑佳春 《航海技术》2007,17(5):38-40
介绍应用GPS及现代无线通信技术设计的海上航标监控系统的组成。着重论述利用GPS进行浮标位置监测、撞击判断的原理,并根据实际测量的数据和航标装设规范,推导了相应的算法,给出了判断准则,研究了利用DGPS改善定位精度的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98.
硬/软磁双层膜体系反磁化机制的微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微磁学理论为基础采用三维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交换耦合硬/软磁双层膜体系的反磁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三维模型下,随着软磁层厚度的改变,体系的反磁化过程表现出了非常丰富的形式;硬磁层主要是通过形核的畴壁移动来实现其反磁化过程的.且硬磁层的磁化反转形式不仅与软磁层的尺寸密切相关而且与硬磁层的厚度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
为了实现Matlab与InTouch之间直接通讯,分别介绍了Matlab软件和InTouch软件所提供的DDE接口,并在Matlab环境下,编写了基于DDE技术的M文件和S函数,这两种方法首次实现了Matlab和In-Touch之间的直接通讯。并解决了利用第三方软件进行接口编程的难题。通过实例证明了这种方法具有编程简单,实现方便等优点,并且支持多输入多输出模型的数据交换。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实际出行中存在一些不宜量化的因素(如换乘站在线网中的位置等)。这些因素难以量化折算为城市轨道交通多路径概率选择模型中的出行路径阻抗,需要研究这些因素对乘客路径选择的影响。[方法]根据换乘站在城市轨道交通路径中的位置将换乘站划分为居路径前段、居路径中间、居路径后段三类。基于手机信令获取得到的上海轨道交通线网乘客出行数据,选取其中的典型OD(起讫点)对及符合研究要求的换乘站,将多路径概率选择模型计算得到的选择比例与路径实际选择比例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不同换乘站类型对乘客换乘路径选择的影响规律。[结果及结论]与居路径中间换乘站相比,乘客更趋于选择在居路径前段、居路径后段的换乘站进行换乘,其路径实际选择比例较模型计算选择比例约高10%。构建多路径概率选择模型时,不能简单地将换乘因素量化折算为阻抗,应对各换乘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