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6篇
  免费   125篇
公路运输   1055篇
综合类   741篇
水路运输   336篇
铁路运输   380篇
综合运输   69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吴斌  陈秀方 《铁道建筑》2004,(9):59-60,65
探讨利用三维测边网和空间桁架结构形似的特点 ,运用力学原理进行模拟计算 ,直接建立点位权函数式来评定精度。该方法理论严谨、方法简单、规律性强、便于编程。  相似文献   
22.
以石灰粉煤灰稳定沙漠风积沙作为底基层材料研究对象,在稳定机理分析、二灰稳定混合料组成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二灰早强剂稳定沙早期强度、后期力学特性和温度收缩性能研究,得出二灰稳定沙漠沙强度增长及温缩规律,为工程实践提供了很有意义的依据.  相似文献   
23.
灰色聚类决策问题是根据若干指标将一些研究对象进行分类的问题。由于巫奉高速沿线地质条件复杂.造成沿线滑坡岩土体的结构与物理力学性质表现出不连续性和高度的非线性等特点。在危险性综合评估中,把公路沿线滑坡的地质环境条件作为一个灰色系统进行研究,找到对滑坡稳定性起主导作用的因素,用灰色聚类法进行危险性等级的评价。  相似文献   
24.
集料是混合料结构形成的决定性成分。其岩性性质、物理力学指标以及外观形状的差异,对于混合料的工作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集料级配的不同混合料的工作性能差异很大,文中就集料级配对集料级配对马歇尔实验的影响进行了系统试验研究,得出了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25.
变脸——大包围、侧裙、尾翼的改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杰 《当代汽车》2007,(10):64-67
外观的改装,我们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进行、其一是车身的拉花,这种方式是最简单的一种,只要选择好图案,叫专业的师傅施工完成就可以了。不过这样出来的效果并不太理想,毕竟它改变不了整车的外形。另一种就是通过增加或改造车辆外观的覆盖件,以达到理想的空气动力学效果以及外形效果。由于这种改装的选择性比较大,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目前入门级外观改装的首选。 如今外观改装的部分大都包括引擎盖、前后保险杠、侧裙、扰流板和尾翼这几个部分,其中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通过对这几个部分的修改,可以创造出惊人的视觉效果,更重要的原因是对汽车性能的影响。要知道,汽车技术的进步是来自于赛车技术的发展,几乎所有量产车和改装车的技术均来自于赛车,我们所要进行的外观改装也不例外。最初设计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增加赛车高速行驶的稳定性。不过如今市面上的外观改装件却逐渐淡化了这些部件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增大了外观改装件的视觉效果。[编者按]  相似文献   
26.
钢轨涂油润油可减少侧磨,但对淬火钢轨,持续不断润滑却会产生剥离伤损。实践表明采用间断润滑可解决这个矛盾。本文对于在不同轴重、运量、不同曲线条件下,淬火钢轨如何间断涂油润滑,周期多长及效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7.
本文通过对我公司研制的秤台与称重传感器做成一体的电子轮重仪的分析,重点介绍这种新结构,低外形电子轮重仪的结构特点,力学特性和测量原理。  相似文献   
28.
研究了外场作用下,位错的非线性动力学,导出了混沌的阈值,讨论了系统的级联分叉以及通向混沌的途径,并在参数平面δ/a-Ω上,给出了系统的混沌区和非混沌区。  相似文献   
29.
5 问题的陈述与新理论模型的基本想法,以下考虑未带扶强材的金属板被棱柱形楔稳定状态切割新理论模型的推导和验证。该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使其能分析比一块光板复杂得多的船底结构。  相似文献   
30.
研究目的:湿陷性为黄土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其产生机理极其复杂,产生原因多种多样,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研究方法:基于现有文献对黄土的湿陷原因与机理的认识,以甘肃黄土地区高等级公路黄土分区项目为例,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因子分析对甘肃陇西陇东地区黄土的59组样本的9个常规试验的物理力学指标数据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黄土湿陷机理内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黄土的湿陷性指标与其它物理力学指标存在相关性,同时,揭示出产生湿陷的黄土必须有湿陷空间及一定量遇水强度降低的联接,黄土的疏松性、多孔性正是其反映,特别是支架孔隙是导致黄土湿陷的最主要原因,而非饱和黄土是产生湿陷的前提,粘粒含量及粘土的水-胶联结在产生湿陷过程中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商榷。此外,本方法解决了常规单因子分析因指标交叉而分析失真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