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5篇
  免费   125篇
公路运输   1054篇
综合类   741篇
水路运输   336篇
铁路运输   380篇
综合运输   69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71.
付中敏 《水运工程》2015,(7):114-118
软体排边缘床面易受不利水流冲刷下切,当冲刷下切强度超过排体变形能力时,软体排排边会出现变形破坏。分析了护底软体排变形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水流条件、河床组成、软体排自身结构、余排宽度及施工工艺等。探讨了护底软体排破坏的力学机理。提出在排边一定范围内抛投一定密度的扭双工字型透水框架,能削减排边近底层的流速及紊动强度进而减弱或抑制排边冲刷,从而维持软体排结构安全及坝体稳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2.
侯海量  仲强  朱锡 《船舶力学》2015,(6):723-736
为探讨轻型陶瓷复合装甲结构设计,在弹道冲击响应特性试验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薄金属背板支撑的陶瓷复合装甲,以金属背板发生碟型变形-剪切-花瓣型失效为分析对象,建立了陶瓷/金属复合装甲侵彻过程的近似解析模型。模型考虑了弹体的侵蚀失效及陶瓷碎片脱离弹头表面,向侧向和反冲击方向的运动,得到了陶瓷/金属复合装甲中金属背板的动态冲击响应及失效,陶瓷/金属复合装甲的弹道极限速度计算公式和弹体的剩余速度计算方法,模型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73.
针对螺旋桨无键过盈安装后桨-轴应力数值计算问题,运用弹性力学理论和ANSYS有限元法进行应力的数值计算。通过理论值与仿真值的对比分析表明:桨-轴应力的仿真值比理论值略大,理论值与仿真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Ansys有限元法考虑了接触边缘区域存在应力奇异性、桨-轴存在轴向应力和螺旋桨外表面存在径向应力的情况,比运用弹性力学理论求解更加准确可靠;通过桨-轴应力计算可以证明过盈量选取的合理性,为检验螺旋桨无键过盈安装的可靠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4.
针对目前进行的比较多的套管射孔完井,以线弹性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定向油井井眼围岩岩石受力的应力状态和射孔孔壁应力分布,考虑井眼围岩应力对射孔孔壁应力状态的影响;根据Moh-Coulomb准则和Drucker-Prager准则分别提出两个地层稳定性指数的概念;并利用孔壁应力分布和Drucker-Prager破坏准则所建立的出砂预测模型;通过对W1油井的出砂预测,验证该模型预测结果与油井实际情况较吻合。  相似文献   
75.
在双向曲率板线加热成型及滚压成型的工艺设计研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依据所需目标形状计算应变分布并以此确定加工路径和工艺参数,因此应变分布计算的精度直接影响到加工路径和工艺参数的准确性。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力学方法的应变分布计算方法,首先对平板施加节点位移场进行弹塑性计算,由于存在回弹现象,需对节点位移场进行反变形修正,本文将得到的形状与目标进行对比后,再利用两者偏差对位移场进行迭代修正,直到两者偏差满足精度要求,最后将得到的应变场以初应变的形式输入到平板模型上,用初应变法的结果对应变的计算方法进行验证,证明该方法的精度,为后续加工路径和工艺参数的准确确定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6.
对完整理解"必需、够用为度"作了辨析,提出"必需、够用为度"的边界概念;对《工程力学》教学内容的构成进行了探讨,既要用好"减法",也要用好"加法",对概念表述和教材出版中的具体问题作了阐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7.
桩-土作用在大型旅客站房基础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当大型旅客站房基础与地下出站通道重叠时,由于地下出站通道刚度大、结构超长,且属半露天地下结构,对温度作用变化明显,利用传统的刚性固结模型对站房基础进行设计时较难得到合理的结果或造成巨大的浪费。论述桩-土作用机理的复杂性,并对桩-土作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通过分布弹簧模型对旅客站房在温度作用下的结构内力进行分析,并与刚性固结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得出旅客站房基础设计考虑桩-土作用的合理化计算模式。  相似文献   
78.
结合具体工程,介绍了锚杆框架法零开挖进洞的设计要点和施工工序,对锚杆框架法施工的全过程进行了弹塑性数值模拟.研究表明,锚杆框架工法可保证山体稳定,同时避免洞口段大开挖,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79.
张子达 《中外公路》2007,27(2):27-30
该文采用流固耦合方程对降雨条件下边坡的力学响应进行了研究,分析是基于土体的三相介质理论展开的,不考虑各相之间的界面特性,在考虑各相控制方程的基础上直接求解耦合方程。随后通过对5 m高边坡在降雨24 h后的力学特性分析,得出了降雨后边坡的孔隙压力变化曲线、饱和度变化曲线、土体固相抗力曲线以及基于强度折减的边坡安全性评价,得出了降雨对边坡安全性影响的一些有益结论,可用于指导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80.
一种适用于大变形支护的新型可伸长锚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支护理论的发展对锚固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与围岩变形相协调,允许围岩可控变形,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支撑能力。基于此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大变形支护的新型可伸长锚杆,该型锚杆在达到初始锚固力后,在保持与围岩协调变形的伸长过程中锚固力可基本保持恒定,达到围岩许用变形形值后,锚固力急速上升。室内与现场试验证实了新型可伸长锚杆协调围岩大变形的优良性能,可在围岩大变形支护中推广应用。可伸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