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61篇
综合类   43篇
水路运输   25篇
铁路运输   94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危险房屋鉴定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房屋设备的安全关系运输生产,关系千家万户《危险房屋鉴定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房屋设备管理进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但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通过多年的鉴定实践,就对照《危标》鉴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2.
33.
《轨道交通》2008,(6):29-29
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级特大地震,截至目前已有逾万人遇难,受灾人数更是不计其数,房屋倒塌,基本生活设施受到极大的破坏,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保障也受到极大的影响。魏德米勒中国惊悉此次地震所带来的巨大的破坏力和影响力,在第一时间发起了“情系汶川、支援灾区”魏德米勒中国捐助灾区、  相似文献   
34.
35.
屋面渗漏是一个较为普遍而又非常棘手的问题,本文介绍采用隔热镇水粉材料,实现屋面防水隔热的目的,效果好,施工方便,价格便宜。  相似文献   
36.
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分别建立了灰土桩复合地基和未经处理的黄土地基上铁路路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用轨道不平顺法模拟列车荷载,分析计算了在不同速度列车荷载作用下不同路堤高度下地基土中动应力的分布,得出了桩土应力比的变化规律和地基瞬时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37.
城市浅埋隧道施工对地面房屋影响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隧道的修建,浅埋隧道穿越房屋的数量明显增多.应用三维有限元计算地面房屋横跨凹凸区的工况,得出了房屋不同区域部分与不同方向的变形规律,为隧道接近建筑物施工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8.
针对青藏铁路高寒多年冻土的特性,为了确保多年冻土不被人为破坏及结构自身安全,青藏铁路不冻泉站区办公生产综合楼采用低架空基础。为了得到低架空房屋基础的安全性及其对多年冻土的影响,对基础冻土地温及基础沉降进行连续监测。监测数据表明:低架空房屋基础对于其下多年冻土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房屋基础的变形控制点大部分表现为沉降,但沉降值较小,均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39.
铁路房屋建筑抗震设计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占月 《铁道勘察》2011,37(3):101-103,110
介绍了铁路房屋的发展和现状,对铁路房屋建筑抗震设计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论述了铁路房屋建筑的规划选址和建筑结构方案与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概念设计;对铁路房屋安全建设中的抗震设防标准、房屋建筑与构筑物的关系、电信房屋和中小站房的抗震性能以及铁路房屋的综合防灾能力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0.
研究目的:铁路房屋建筑作为交通运输房屋,功能繁多、空间复杂、人员流动量大,耗能量大,给节能设计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本项研究针对铁路房屋功能划分和耗能状况,重点对工业建筑(检修库)不同围护结构热工参数进行模拟分析,并且对厂房热压自然通风热环境作分析,提出建筑节能设计中应采用的建筑节能策略.研究结论:在建筑设计中应采用整体观的节能策略,将被动式节能与主动式节能结合起来,并通过改变进风条件、工艺布置及采取隔热、机械送风等降温措施,使铁路系统房屋最终建成建筑的能耗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