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7篇
公路运输   79篇
综合类   67篇
水路运输   5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李庚 《中国水运》2011,(5):57-58
以事例说明进出连云港港的深吃水船舶在一些特殊位置受潮流影响的情况,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实际影响情况与通常情况下的判断结果不同;反之,根据潮流对船舶运动影响的表面现象反推潮流的情况与实际情况不符。  相似文献   
82.
通过类比法,将一般十字交叉口的常用相位设计方案类推到环形交叉口,得到优化方案,并依据不同的交通流状况具体分析四种相位方案在环形交叉口中的运用,可有效解决环形交叉口的信号控制方案设计中存在的困难.  相似文献   
83.
针对滨河东路受平交口左转车流干扰,路段行车速度明显下降现状,结合路段及路网交通调查、交叉口特点,提出工程措施方案及交通组织管理方案,旨在更好地发挥滨河东路快速交通功能。  相似文献   
84.
根据交通污染评价的需要,对道路立体交叉的分解方法进行了研究.选取典型的左出左入式、左出右入式、右出左入式、右出右入式、环圈式左转匝道和斜线式、单(复)曲线式、反向曲线式、平行线式右转匝道,对常见的三路立体交叉和四路立体交叉分解方法进行了研究.以黑龙江省鹤大立交为例进行了实际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将常见的立交形式分解成为一个个的组成单元,进行交通污染评价时,可以先研究这些组成单元的污染情况,再将多个单元进行组合研究道路立交整体的污染情况.  相似文献   
85.
重视直行交通、忽视甚至排斥左转交通是造成道路设计不合理、干路与支路难以衔接的内在原因.首先选取美国、日本大量典型城市道路案例,总结其设计取向为注重转向交通组织.提出干路左转空间需求的计算方法,包括干路交叉口和干路路段两部分左转空间需求.指出中国城市道路左转交通需求趋于增加,在道路设计和交通组织中应给予重视.最后,分析中...  相似文献   
86.
袁荷伟 《中南公路工程》2013,(6):250-253,259
目前国内存在大量路侧土地开发强度高、交通量大、接入道和交叉口密度大、道路用地紧张的城市双向四车道路段。由于现有条件的限制,这些道路的交通压力已经不可能通过拓宽道路、增加车道来缓解,将其改造为含双向左转车道(TWLTL)的三车道道路是一种有效方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表明双向左转车道能在保证道路服务水平不降低的基础上减少事故、缓解交通压力,使用效果良好。结合TSIS仿真模拟,对双向左转车道设计与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87.
如何合理组织平面交叉口中的左转车流问题 ,对行车安全和提高通行能力有直接关系。本文介绍一种采取左转车绕渠化岛候驶 ,变左转为直行的交通组织方式 ,并举出三种型式示例且对其运行左转车的过程、基本计算式、计算步骤与方法提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8.
平面交叉口左转交通组织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交通工程设计和安全的角度出发,在广泛参照国内外先进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平面交叉口的左转车流的交通组织方式以及左转车道的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89.
本文介绍济南市济洛路—北园路立交的工程概况 ,交通分析及立交的设计过程与内容 :  相似文献   
90.
动态出口左转车道(EFL)设计现已应用于多个城市道路交叉口。为解决该类交叉口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车流量在各个车道分布不均衡,逆流车道在某些时段使用率不高等问题,对现有的EFL设计及交通控制方案进行改进。研究1种非常规的EFL设计以及动态出口车道灵活配置的方法,并对改进后动态出口左转车道的长度进行优化。基于此,研究驱动信号控制策略,建立非常规EFL设计下的延误计算模型。运用Matlab对常规、改进前、改进后这3种情况下的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左转流量为400辆/h时常规交叉口最佳信号周期为130 s,同周期下改进后与常规、改进前的交叉口相比车均延误下降比例分别为39.68%和29.48%;当左转流量为500辆/h时常规交叉口最佳周期为174 s,同周期下改进后较常规、改进前的交叉口车均延误下降比例分别为12.90%和12.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