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篇
  免费   19篇
公路运输   170篇
综合类   93篇
水路运输   119篇
铁路运输   105篇
综合运输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提高冷却水套的铸件尺寸精度,公司决定采用金属模具生产。本文介绍了冷却水套的铸造金属模具的设计思路和主要工艺设计参数,并简述了试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控制大气污染、治理汽车尾气力度的不断提高,各种新型的汽车尾气分析仪相继问世。但目前绝大多数汽车修理厂和汽车性能检测站仍然大量使用如佛山分析仪器厂生产的324F一类尾气分析仪。我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在该仪器的自校和使用中存在一个误区,因此,本文将做一些简单的分析和介绍,希望能引起同行们的注意。 此类废气分析仪的检定周期为每年一次,但在实际使用中要求企业视检测量大小酌情每月或半个月自我校验一次。这种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事件检测是交通管理与控制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将交通流动态预测与事件检测相结合,探讨了基于偏差分析的事件识别方法。该方法对3个主要的交通流参数,交通量、地点车速和时间占有率进行动态预测,对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偏差进行统计分析,明确了事件检测的具体步骤和事件发生概率的计算模型。该方法不受检测路段具体位置和时间的限制,具有较高的检测率和较小的误报率,有助于管理人员制定决策。  相似文献   
4.
5.
针对目前土工试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大量的土工试验,分析归纳了因取土因素造成土工试验结果偏差的原因,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确保了土工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轨道不平顺历史数据之间存在里程偏差,若直接用于轨道不平顺劣化趋势模型必将导致其预测精度低的效果,从而增加轨道预防性维修的难度。因此,解决轨道平顺状态检测数据之间的里程偏差问题是实现预防性维修的前提。既有研究假设里程偏差为常数,实际上里程偏差随机产生且随着里程增加而累加。研究建立基于钢轨接头匹配的不平顺数据里程偏差修正模型,从轨检仪右高低原始弦数据中使用均一阈值提取出钢轨接头,对齐两段数据上提取到的所有钢轨接头后利用Dynamic Time Warping(DTW)算法,修正检测数据之间的同一相邻两钢轨接头之间的不平顺指标,修正后的检测数据相关系数约为0.98,保证了历史数据运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尺寸工程的轿车行李箱盖总成与尾灯装配偏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镝 《汽车技术》2004,(2):33-36
轿车车身尾灯区与周边零件的配合间隙和高度差体现了整车的设计水平和制造装配水平。分析了行李箱盖板总成和尾灯之间的装配偏差、与白车身之间的装配流程及相关的定位基准建立。介绍了如何利用均方根分析法RSS(Root Sum Square)分析装配偏差、总成偏差及进行零件误差分配,并进行了理论推导和实例分析。实践表明,通过分析零件的偏差来指导设计,可减少重复工作,提高设计合理性,尤其在结构方案设计初期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结合帕克西桥的实际情况,从规范的来源分析、说明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张拉力与伸长量有差异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用于车身制造质量控制的白车身测点布置及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对检测点进行分类定义后阐述了车身设计阶段各类测点的布置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制造偏差诊断的测点布置位置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0.
崔玉国  陈旺 《隧道建设》2017,37(6):735-741
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短管节在牵移和拉合过程中易发生偏移与倾斜,且GINA止水带压缩到设计值难度较大。以南昌红谷沉管隧道为例,从准备、牵移、拉合及后处理4个阶段介绍短管节对接拉合施工工艺。通过对底钢板打磨、涂抹黄油等,减小底部摩擦阻力。采用计算机控制液压同步提升系统、液压数据量测、钢端壳间距测量等措施,对短管节轴线及平面控制。实践表明:GINA止水带压缩量误差仅为+4 mm,短管节轴线及平面偏差均在可控范围内,短管节干坞内拉合对接操作可行、质量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