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10篇
  免费   338篇
公路运输   3340篇
综合类   2097篇
水路运输   1464篇
铁路运输   1418篇
综合运输   329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39篇
  2022年   312篇
  2021年   340篇
  2020年   215篇
  2019年   279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258篇
  2014年   434篇
  2013年   401篇
  2012年   450篇
  2011年   534篇
  2010年   511篇
  2009年   507篇
  2008年   532篇
  2007年   422篇
  2006年   336篇
  2005年   306篇
  2004年   316篇
  2003年   309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206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1篇
  1965年   7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91.
<正>0引言钻井平台"勘探三号"于2014年8月29日在友联船厂完成修理,由于港珠澳大桥建设,出口深圳港时启用伶仃临时航道。"勘探三号"受风面较大,结构复杂,偏荡严重,控制困难,对拖航要求较高。除航道条件、船舶自身操纵性能和通航密度外,天气、海况对拖带作业影响也较大,主要表现在能见度、风、浪、流等方面。1出港航道介绍"勘探三号"由友联船厂孖洲基地2泊位出口,到  相似文献   
192.
通过有限元计算,对比几种常见的横梁端部连接方式,综合考虑结构整体强度、钢材使用量、舱室空间利用率、施工便利性等方面的影响因素,确定较优的连接过渡方式和过渡结构的参数尺寸,为船舶设计横梁端部节点形式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3.
194.
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无粘结预应力结构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以1片试验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级施加竖向荷载和预加力,测试各级荷载作用下试验梁的变形和应力(应变),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试验梁的有限元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195.
道路结构基层破坏产生裂缝,基层裂缝反射至面层产生破坏,为防止基层反射裂缝对道路的使用产生的影响,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及比较,将结合哈尔滨市呼兰区利民大道改造工程,深入介绍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在城市道路改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6.
以洛宜支线龙门大道特大桥18m+24m+28.8m+24m+18m预应力刚构连续梁为工程实例,通过其与主跨24m刚构连续梁进行内力对比,分析主跨24m以上刚构连续梁的受力性质,并总结了梁部应力与墩身应力的受力特点。  相似文献   
197.
结合龙头山隧道AC+CRC复合式路面实体工程,建立合理温度应力分析模型,分析了与CRC层的设计及使用性能密切相关的参数对CRC层应力和裂缝宽度的影响,研究结果为CRC层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8.
小直径盾构施工中管片纵向应力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小直径盾构法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管片纵向应力的变化规律,对北京槐房再生水厂污水隧道管片纵向应力进行了现场监测:将第976环、第1 054环管片分别设为第1和第2监测断面,2监测断面各预埋5个纵向应力计,各监测断面从本监测断面管片安装后即开始监测,当盾构掘进至第1 129环时停止监测。研究表明:1)在管片离开盾尾50环后,其纵向应力波动值小于管片拼装期间应力值的5%。2)在盾构掘进期间,管片距离盾构越远,其纵向压应力值越小。3)在管片拼装期间,管片距离盾构越远,其纵向压应力经历了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4)管片距离盾构108环后,该管片纵向压应力趋近于0.2~0.3 MPa。5)随着盾构推进,管片纵向应力经历了4个阶段的变化过程,即周期性剧烈波动阶段—动态稳定阶段—逐渐衰减阶段—趋于稳定阶段。  相似文献   
199.
尤显明  李沿宗 《隧道建设》2017,37(7):832-837
为了解决极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大变形控制难题,以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岭脊核心段施工为例,通过现场试验和数据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提出了"先放后抗,抗放结合,锚固加强"的变形控制理念;2)得出了该隧道岭脊核心段"超前导洞应力释放+圆形4层支护结构+径向注浆+长锚杆+长锚索"综合变形控制方案;3)超前导洞应力释放效果明显,正洞累计变形减小幅度约为34%;4)得到了圆形多层支护结构变形规律;5)累计变形均控制在设计预留变形量内,保证了该隧道岭脊核心段大变形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00.
为了解决隧道工程渗水问题,基于某隧道工程,采用MIDAS-GEN对其二次衬砌早期模筑混凝土进行非稳定温度应力场以及周围约束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约束可以改变隧道的早期拉应力场的分布,具有外围约束的隧道二次衬砌的拉应力为隧道厚度中间最大,无约束隧道的拉应力为外部最大,约束可以减小隧道外部区域的拉应力,使得远离约束区域的拉应力变大,而无约束隧道的拉应力分布与之相反。根据温度应力分布特点,建议在设计方面适当增大二次衬砌中间与外侧的配筋,在施工方面减小初期支护与二次砌衬之间约束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