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70篇
综合类   33篇
水路运输   43篇
铁路运输   52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采用车辆动态包络线计算方法,得到车体在转向架中心销位置的横向和垂向偏移量。采用几何计算结合绘图法,得到车辆通过不同曲线时的姿态。以前后两车间车钩长度为变量,迭代得到设定的车钩长度,从而确定并绘制出前后连挂车辆的姿态。得到车钩摆臂角、风挡折角等参数,通过作图法可以得到车间连接件的姿态以及车间距离。分析了车辆连挂状态通过圆曲线、S型曲线等工况下,车辆处于曲线不同纵向位置时,最大车钩摆臂角及极限车间距。从分析结果可见,在相同的曲线半径下,车辆连挂通过圆曲线时达到车间极限距离;通过S型曲线时达到车钩最大摆臂角。车辆在曲线上的纵向位置对车间连接姿态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22.
考虑横向干扰的交叉跟驰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跟驰模型的基础上,对车辆横向位置分布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了周边交通场景对跟随车的横向干扰特性。引入最大转移速度和疏散路程参数,建立了交叉跟驰模型并进行了交通仿真。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行驶车辆横向位置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跟随车的行为变化与车辆偏离中心线的距离大小有关,交叉跟驰模型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实际道路交通场景。此模型的建立能够揭示车辆微观交互行为,对保障车辆运行安全和交通流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3.
分析了用现有探伤工艺透照HXD1型机车构架立板不等厚对接焊缝存在的问题,根据X射线管辐射侧倾效应,提出把射线焦点中心向厚板方向平移适当距离,并在普通透照电压的基础上适当提高管电压,用以增加透照厚度宽容度而不降低照相灵敏度的工艺方法。通过多次现场试验,探索出HXD1型机车构架立板不等厚对接焊缝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24.
针对大直径泥水盾构在硬岩地层掘进中管片易上浮和偏移(曲线段)的问题,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地下水量、同步注浆填充效果及管片位移变化趋势等进行了分析,认为引起管片上浮偏移的主要原因是泥浆后窜稀释同步注浆浆液,使管片处于“游离”浮动状态,在曲线段盾构调向过程中产生的侧向力会使管片左右偏移。研究制定了向盾壳外注入止水材料封堵建筑空隙的措施,通过对比盾尾油脂、克泥效浆液、快凝泥浆(盾壳泥)注入试验,以及对掘进过程中同步注浆压力的持续监控、管片开孔检查注浆质量、持续测量管片姿态变化,验证了该措施控制管片上浮偏移的有效性,且注盾壳泥更加经济、可靠。  相似文献   
125.
从接触网大修更换承力索施工中,总结影响承力索倒接后b值控制以及腕臂发生偏移的因素,并找出解决办法。对类似大修换线施工和新建电气化铁道承力索架设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6.
针对以往混凝土搅拌车整车静态侧倾稳定角计算时与实际测量误差较大的问题,推导了一种计算混凝土搅拌车静态侧翻稳定角的方法,该方法考虑了混凝土搅拌过程的质心转移及对悬挂系统的影响,从而提高计算的准确性。随后结合某款车型的实际优化过程,既验证了新的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又展示了悬挂系统和上装质心偏移对整车静态侧倾稳定角的影响程度,找到了合理有效的优化方案,对同类产品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7.
正在修建中的宝兰铁路复线的里程以宝兰铁路为准。由于既有线路可供参考资料已不全,且在长期的运营和维修过程中线路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横向位移。本文拟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宝兰铁路的测量结果编程进行线形加归分析,作为复线放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8.
利用超导体的Meissner效应实现转子悬浮的超导陀螺转子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偏离球腔中心,准确测得转子的偏移并使转子稳定在球腔中心,成为实现陀螺转子超导支承的关键。文章首次提出了基于差动电容传感器与变压器电桥的超导陀螺转子的偏移测量方案并给出了各参数之间的关系,该方案能同时测量出转子偏移的大小和转子偏移的方向。然后着重分析了影响陀螺转子偏移测量精度的因素并给出了各种因素综合影响实例的仿真结果,指出差动电容传感器的分布电容、陀螺转子的零电位、模型误差等是影响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降低不利影响的方法和模型适应范围,从而使输出电压与转子偏移量间呈较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9.
针对模糊控制系统整体优化与局部优化差异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遗传优化网络模型。该模型采用偏移调节和归一化处理知识集以综合整体优化与局部优化的优点。最后通过对倒立摆系统的仿真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0.
分析实船校中结果与校中计算偏差较大的几点原因,并创造性地提出一套校中方法,以实现从纸面到实质的合理轴系校中,减少振动,延长轴系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