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5篇
  免费   193篇
公路运输   2133篇
综合类   1458篇
水路运输   976篇
铁路运输   755篇
综合运输   186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323篇
  2013年   278篇
  2012年   395篇
  2011年   346篇
  2010年   372篇
  2009年   411篇
  2008年   440篇
  2007年   407篇
  2006年   309篇
  2005年   238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流变指标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久鹏  黄晓明 《公路》2006,(7):145-148
为探讨油石比和空隙率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对AC-20改进型沥青混合料进行单轴静载蠕变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流变时间Ft值与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有较好的相关性,Ft值越大,混合料的高温抗变形能力越好;柔量~时间半对数曲线直线部分的截距a值和斜率m值越大,混合料的高温性能越差,相关性相对较差;当空隙率大于4%时,空隙率越小,混合料高温性能越好;在最佳油石比下,混合料具有较好的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132.
介绍了镁(Mg)在铁水中的衰减机理,通过采用一系列工艺措施以及1种倾斜式的浇注炉从而成功地控制了球铁中镁的衰减,提高了浇注线上的生产率。  相似文献   
133.
行车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粘弹性应力响应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以广义Maxwell模型模拟沥青混合料的粘弹性性质,定性分析了周期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的粘弹性应力响应规律,表明可以将其近似处理成与荷载同频率的半正弦波形。利用ANSYS分析了特定沥青路面结构在周期行车荷载作用下沥青面层的粘弹性应力响应,计算结果与定性分析结果一致,而且加载历史和加载间歇时间对计算时刻应力的影响比较小,可以用单周期的应力响应代替考虑多周期加载历史下的应力响应,而误差在工程结构分析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从而使计算时间大为缩短。  相似文献   
134.
为解决信号交叉口运行效率评价方法偏理论化、实用性不强等问题,以出租车、公交车、驾图(车联网)多源GPS轨迹数据为基础,充分利用车辆减速、停车、加速等连续速度变化特征及位置信息,提出交叉口个体车辆排队长度、通行时间、停车次数等交通参数提取技术.基于此,构建以信号交叉口运行指数为一级指标,车辆平均通行时间,第95%分位排队...  相似文献   
135.
郭冲  夏文虎 《世界海运》2021,(2):31-33,41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COVID-19)对船员正常换班和遣返的影响,介绍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关于船员在船服务时间的相关要求以及疫情期间部分船旗国延长船员在船服务时间的临时措施,结合东京备忘录发布的港口国(PSC)指南,就如何应对船员在船服务时间的延长提出相关建议,供航运公司和船舶参考.  相似文献   
136.
137.
为有效发现水域中那些偏离正常航行轨迹的船舶,从而提高船舶航行安全性,设计基于PLC技术的船舶航行轨迹自动化控制方案。通过提取船舶航线轨迹数据的方式,弥补缺失信息的插补空隙,完成PLC数据的采集及预处理。在此基础上,度量轨迹内航行节点间的相似性,按照正常轨迹点的建模需求,实现对时间复杂度的精准分析,完成船舶航行轨迹自动化控制中的PLC技术研究。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GMM航迹分析算法相比,应用PLC自动化控制方案后,QIE水域避障系数提高至6.32,不仅提高船舶的航行安全性,也可有效发现偏离正常航行轨迹船舶的实时所处位置。  相似文献   
138.
公交车驻站时间是刻画公交站点服务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交通网络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在我国大多数城市,公交车在站点进行服务时常常会有二次停车的情况发生。想要改进站点服务状况,首先需要对公交驻站时间进行准确分析。本文研究有二次停车的公交车驻站时间分布,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分别对第一次服务时间和第二次服务时间进行分布拟合,然后依据概率论的相关理论由两次服务时间的分布计算出公交车总服务时间(驻站时间)的概率分布。进一步由公交驻站时间概率密度函数推导出单辆公交平均在站服务时间的表达式,并且通过分析二次停车发生比例与公交第一次服务时长之间存在的制约关系,求解最佳二次停车比例。  相似文献   
139.
刘洁纯  王屏 《交通科技》2020,(1):88-91,105
运用高斯烟羽模型计算机动车尾气排放量,然后利用支付意愿法定量分析健康损失,同时考虑延误和健康损失构建考虑健康损失的路阻模型。根据实例,分别使用Transcad和新的路阻模型计算出2个路阻,并进行交通分配。结果显示2次交通分配的路网流量不同,表明考虑健康损失的路阻模型影响了人们的出行选择,可有效解决主干路拥挤,增加次干路车流量,协调整个路网车流量均衡,提高路网交通效率。  相似文献   
140.
快速公交系统停靠站台停车延误是影响快速公交运行车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构建快速公交系统站台停靠时间模型是提升快速公交服务水平的基础理论研究。本文选取盐城BRT-1号线的起始站、中途站、客流离散站等三类站点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数理统计法与数据挖掘法,构建快速公交系统站台停靠时间模型,并对该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盐城市BRT-1号线三类站台的快速公交车辆停靠时间与上下车乘客人数呈线性关系,即快速公交车辆停靠时间与上下车乘客人数的检验参数R2均大于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