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6篇
  免费   128篇
公路运输   1289篇
综合类   1695篇
水路运输   1278篇
铁路运输   884篇
综合运输   118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275篇
  2009年   303篇
  2008年   354篇
  2007年   440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基于物元分析的立交方案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立交方案的综合评价问题,利用物元分析理论进行研究,提出基于物元分析的立交方案综合评价方法.选取占地面积、通行能力、工程造价、施工难易程度等4大类13个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将方案分为优、良、中、一般4个等级,通过确定待评物元、建立节域物元矩阵、经典域物元矩阵,计算各评价因子权重和综合关联隶属度,得到不同方案及各评价因子对4个级别的隶属程度,通过比较选出了整体最优方案.结果表明,将物元分析理论用于立交方案的比选是可行的,不但能够比选出整体最优方案,而且能够分析出各评价因子之间的细微差别,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992.
压实度的意义和检测方法意义 压实度是指工地施工实际达到的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所得的最大干密度的比值,表征现场压实后的密实状况,对于路基土、路面半刚性基层及粒料类柔性基层.压实度越大.材料整体性能越好。新版的《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中4.2、7.6~7.12中压实度项均标注“△”.定为“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实测项目”即“关键项目”。  相似文献   
993.
A multi-scale virtual internal bond (VIB) model for the isotropic materials has been recently proposed to describe the material deformation and fracturing. During the simulation process of material fracturing using VIB, the fracture criterion is directly built into the constitutive formulation of the material using the cohesive force law. Enlightened by the similarity of the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of rock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 and the cohesive force law of VIB, a VIB density function of rock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 is suggested. The elastic modulus tensor is formulated on the basis of the density function. Thus the complete deformation process of rock under the uniaxial compression is simulated.  相似文献   
994.
It is important to reconstruct a continuous surface representation of the point cloud scanned from a human body. In this paper a new implicit surface method is proposed to reconstruct the human body surface from the points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radial basis functions (RBFs) and adaptive partition of unity (PoU). The whole 3D domain of the scanned human body is firstly subdivided into a set of overlapping subdomains based on the improved octrees. The smooth local surfaces are then computed in the subdomains based on RBFs. And finally the global human body surface is reconstructed by blending the local surfaces with the adaptive PoU functions. This method is robust for the surface reconstruction of the scanned human body even with large or non-uniform point cloud which has a sharp density variation. Foundation item: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50575139) and the Shanghai Special Fund of Informatization (No. 088)  相似文献   
995.
本文提供了一种对一类特殊的通项为递推形式的级数敛散的判别方法,通过该判别方法可以较为容易地判别该形式下级数的敛散性.  相似文献   
996.
离散数学中的关系R是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根据定义在一个集合A上的关系R的六个性质的英文定义,利用蕴含式的逻辑特点,从有序对和关系R的矩阵MR两个角度对每个性质逐一进行分析,得出在判定关系R的性质时可用的结论,并且分析了自反性与非自反性之间、对称性与反对称性之间、对称性与非对称性之间、非自反性和反对称性以及非对称性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997.
为了使控制器既能具备鲁棒与非线性特性,又保持传统PID控制器的优势,拟采用基于神经元嵌入模糊控制表的阵列式非线性控制器.采用一种新的方法,将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领域中,基于KS函数凝聚算法的三维几何外形磨光方法应用到控制曲面光滑拟合中,为子控制器的平滑转换与控制器参数自调整算法收敛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998.
影响矩阵法在斜拉桥二次调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斜拉桥施工过程中为增大结构的安全储备并保证主梁受力安全,对斜拉索采用两次张拉,最终实现预想的成桥状态,由此提出二次调索施调索力、顺序的计算问题。以影响矩阵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二次调索最优控制的数学模型,采用惩罚函数法求解,该方法计算精确、简便、实用,也可用于成桥后索力的误差调整。  相似文献   
999.
基于多弹簧模型,提出了钢筋混凝土弹塑性墩柱单元,用于考虑强震作用下大跨度桥梁墩柱出现的弹塑性变形,并在通用有限元程序Strand7平台上利用其自定义梁单元刚度矩阵功能和API函数实现了大跨度桥梁弹塑性地震响应分析.该单元能够较好地反映墩柱构件在变动轴力和双向弯矩相互作用下的弹塑性行为,并能方便地嵌入通用有限元程序中,大大简化了大跨度桥梁延性抗震计算工作.将上述方法应用于一座主跨428 m的三跨连续中承式钢拱桥的延性抗震分析,获得了理想的结果,验证了文中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00.
关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否存在主权国家和国际关系的论争,一些学者已经发表相关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春秋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趋于崩溃的时期①,周王室的地位和诸侯国的性质已经开始发生变化;战国时期经过各诸侯国的法家改革和兼并战争,诸侯国实现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转变。首先,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的性质存在很大的差异: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并不具备独立主权国家的要素而属于分封制的地方行政单位,而战国时期的列国是独立的脱离地方行政单位性质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其次,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之间关系与近代民族主权国家的关系存在很大的差别:春秋时期的诸侯国的争斗是封建割据而不是地区性的国际体系;战国时期是从封建割据状态向大一统国家过渡的阶段,即从局部统一走向最终统一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