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0篇
综合类   12篇
水路运输   20篇
铁路运输   1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文章介绍嫩江公路钢桥的历次检定情况,针对最后检定将桥梁上下部同时废弃的结论、根据历次桥梁检定与试验结果,结合此次检测数据提出质疑,从有效利用地方资源出发,按照市区经济情况可能和桥梁下部技术状况的现实,提出旧钢桥上部更换栓焊结构钢梁继续通车使用的方案,并论述了攸关问题和解决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3.
铁路桥梁用钢冲击韧性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应用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TOD)试验和冲击韧性试验结果,建立以断裂吸收功为介质的CTOD与冲击韧性的关系。指出制订防断韧性标准的控制因素为材料满足不发生脆断的最低吸收能量、试验温度与实桥温度和列车加载速率的温度移位。研究表明,达到CTOD某临界状态所需吸收功与温度无关。指出采用韧—脆破坏准则制定韧性标准更适合桥梁工程。根据我国地区温度范围,制定出不同板厚冲击韧性检验基本标准。经过比较认为该标准在国际上居中偏严。  相似文献   
44.
利用H10Mn2焊丝和SJ101焊剂匹配焊接14MnnNbq钢通过系温度示波冲击韧性试验,模拟不同焊接条件下的工艺试验,找到焊接接头强韧性的工艺措施和最佳焊接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45.
焊接接头特性对铝合金在机车车辆上应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不同系列的铝合金焊接接头特性对铝合金在机车车辆上应用范围的影响,并通过试验验证了铝合金低温冲击韧性不会影响其在机车车辆上应用的观点。  相似文献   
46.
14MnNbq,16Mnq钢及其焊接冲击韧性CVN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全面了解铁路钢桥用材料的冲击韧性,对常用桥梁钢14MnNbq和16Mnq钢各种板厚的母材以及焊缝、熔合线试样进行系列温度冲击试验。对702个CVN冲击试验数据应用对数数学分析模型进行回归,得到桥梁钢和焊缝的通用计算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钢材的冲击韧性为三个区域带,即14MnNbq钢母材、14MnNbq钢焊缝和熔合线、16Mnq母材和焊缝;三个带的转脆起始温度依次为-30℃,-10℃和10℃;冲击功上台阶依次约为200J,150J和100J。  相似文献   
47.
48.
研究了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的动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网对提高混凝土抗折强度有显著作用,并可降低压折比,尤为突出的是其弯曲疲劳性能和冲击韧性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49.
通过紧凑拉伸(CT)实验,测试不同热处理条件下高速车轮钢的室温断裂韧性;在具有不同断裂韧性的CT试样上取样,制成标准夏比V型冲击试样,在室温下对冲击试样进行冲击实验,并对其断裂韧性、冲击试样的断口和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室温下该车轮钢的断裂韧性和冲击韧性呈线性关系,预裂纹加载断裂和缺口冲击断裂以解理断裂为主;车轮钢中的夹杂物主要为Ti (C,N),在室温条件下对该车轮钢的断裂韧性和冲击韧性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0.
刘晓超  王斌 《船舶工程》2022,(4):124-128
3 600 t浮式起重船臂架结构广泛采用Q690D和DH36进行焊接,文章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应用对于该异种钢焊接工艺进行优化和研究。在热输入1.2 kJ/mm~2.4 kJ/mm范围内选取5个不同的热输入值进行焊接试验,并对焊接接头进行力学性能检测。对比分析接头试验结果可知:焊接热输入在1.2k J/mm~2.1k J/mm内可较好地兼顾焊接效率和接头质量,其中在焊接热输入为1.2 k J/mm时获得的焊接接头性能最佳;但当焊接热输入接近2.4 kJ/mm时,焊接接头性能出现大幅下降,与焊接热输入试验的临近点2.1 kJ/mm相比,焊缝区域冲击功由103 J下降至93 J,熔合区冲击功由90 J下降至62J。考虑实际应用中的焊接效率,推荐焊接热输入范围为1.2k J/mm~2.1k J/mm,其中在1.8 k J/mm左右,其焊接效率和焊接性能两者能够获得较好的匹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