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7篇
  免费   31篇
公路运输   233篇
综合类   198篇
水路运输   181篇
铁路运输   112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从强风化岩质边坡的特点出发,运用弹塑性理论分析预应力锚索锚墩下岩体的弹塑性变形,同时结合分层总和法计算锚墩下的岩体力学性态,最终可以以D-P屈服准则确定岩土体的塑性屈服区域,以FLAC3D软件分析锚墩下的岩土体的弹塑性变形屈服特征.通过与分层总和法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以及该方法在某公路边坡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证明,此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能给预应力锚索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投资观念的改变,将房地产作为一种投资手段已是非常普遍的经济现象,甚至成为一些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此,笔者对2007年1月1日率先在上市公司中推行的新会计准则——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作一浅显的分析,以便进一步理解。  相似文献   
43.
岩土介质弹塑性本构关系位移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体的本构关系采用弹塑性本构关系时比采用弹性模型更接近实际情况。本文在岩土介质弹塑性模型的反演分析中,采用莫尔—库仑准则、德鲁克—普拉格准则,分别对这2种准则中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进行反分析,并将2种准则反演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得出莫尔—库仑准则位移反演结果优于德鲁克—普拉格准则。  相似文献   
44.
结构振动的主动控制不仅取决于控制器中控制律的设计,还取决于作动器在结构中的作用位置,作动器的合理布置能有效抑制结构振动低频范围内的响应。文章以圆柱壳体为研究对象,基于离散系统可控可观性准则,提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作动器作用位置的设计方法,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粒子群算法可应用于圆柱壳体中作动器作用位置优化设计的问题,在振动主动控制实验中能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45.
根据Boussinnesq应力公式和Mohr-Coulomb破坏准则,导出天然软土地基上路堤临界高度的计算式。考虑地表硬壳层对路堤荷载的扩散作用,分析硬壳层厚度和刚度对路堤临界高度的影响。导出的路堤临界高度计算式在特殊条件下可简化为巴布科夫公式和Fenenius公式。  相似文献   
46.
多数现行的管道设计方法都是以应力为基础的,但它不能完全有效解决管道设计的所有问题,特别是地面变形等位移载荷控制下的情形.从国内外管道设计标准和最新的研究进展出发,对处于极限状态的拉伸应变极限的标准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管道拉应变极限的多种控制因素.同时,使用裂纹驱动力的理论,初步分析了拉应变极限估算方法,提出了基于应变的...  相似文献   
47.
为了扩大纤维织物网增强水泥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TRM)在钢筋混凝土梁加固上的应用范围,深入研究预应力TRM的力学机理,探索纤维预应力的合理取值范围,提高加固设计计算精度。基于预应力TRM加固混凝土梁模型试验与非线性损伤数值试验交互验证,对比分析了原结构和加固结构承载全过程力学机理,在参数影响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分析模型,提出了计算方法,得到以下结论:预应力TRM可以有效改善被加固梁截面的受力状态,提高纤维材料强度的利用率;随着纤维预应力的增大,被加固梁承载力存在一个极值点,此极值点对应的纤维预应力即为最优预应力。最优预应力率并非定值,它随纤维加固量的增大而增大,随混凝土强度的增大而减小,初始荷载对其影响可以忽略。以受拉钢筋屈服、受压混凝土压溃、TRM达到设计强度,即3种材料强度均得到发挥,为最优破坏模式,给出的预应力TRM加固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及其参数优化后的简化计算公式,并进行了精确性验证,可直接应用于设计计算。研究揭示了TRM加固混凝土梁最优预应力的力学机理,提出了可直接应用预应力TRM加固混凝土梁的计算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8.
在车型开发前期对悬架系统刚度、阻尼进行合理的优化匹配,不仅能缩短整车开发周期,同时还能提升整车性能,基于欧雷准则,以车辆二自由度模型为基础研究了前、后悬架刚度优化匹配的方法,并在某电动车动力学性能开发前期得以应用,通过实车试验与优化结果对比充分验证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且能够大大缩短样车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49.
汽车产品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0.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土坡稳定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小念 《路基工程》2009,(5):149-151
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通过平面应变Mohr—Coulomb匹配的D—P准则与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的转化,与ANSYS有限元程序的很好结合,可求得更加符合实际的边坡安全系数,并可模拟出边坡的渐进破坏过程。通过算例,验证了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