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7篇
  免费   31篇
公路运输   233篇
综合类   198篇
水路运输   181篇
铁路运输   112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31.
为探究不同微生物加固程度、有效围压和相对密实度与微生物加固钙质砂的动强度系数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大小,并建立相应的统一动强度准则,用以预测微生物加固钙质砂的动强度,依据86组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技术加固钙质砂的不排水三轴试验数据建立数据集,利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和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MARS)方法对数据集进行训练和预测。结果表明:微生物加固程度对动强度系数的影响程度最大,有效围压的影响稍逊之,相对密实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其相对重要性大小均值分别是100%、94%与68%,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对微生物加固钙质砂的动强度系数进行预测的效果优于传统方法建立的统一动强度准则所获得的结果,其中BPNN模型的预测结果更准确,MARS模型的计算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732.
在分析岩石变形机理基础上,选用Drucker-Prager准则和推广的Lemaitre应变等价性原理,在统计损伤变形理论基础上考虑岩石初始损伤阈值,建立能表达绢云母千枚岩变形破坏全过程的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对岩石三轴围压条件下应力-应变曲线进行拟合。引入损伤修正参数q对完全破坏阶段的变形过程进行修正,利用公式法代替传统比较法所得到的参数;修正后模型能更好地反映绢云母千枚岩处于完全破坏阶段变形特征,常规物理力学试验即可得到相应模型参数。探讨不同围压下分布参数对本构模型影响,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33.
预期功能安全作为道路运行安全的重要组成,是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挑战。全面高效的预期功能安全测试验证方法能够有效支撑系统安全开发流程。本文提出一种以关键场景为载体、由封闭验证和开放论证双闭环构建的测试验证框架,并综合论述关键场景构建技术,进一步建立接受准则的量化方法。最后,本文展望在预期功能安全测试验证领域亟待推进的关键研究。本文旨在为智能网联汽车预期功能安全测试验证的工程实践提供兼具可操作性和理论充分性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34.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桥墩极限抗震性能,采用Abaqus软件建立圆钢管混凝土桥墩三维实体-壳单元有限元模型。为更准确的描述圆钢管混凝土桥墩的抗震性能退化、震后残余位移变化规律,模型中对混凝土引入裂缝、对钢管引入韧性损伤,进行单向拟静力、单向拟动力、双向拟动力、振动台加载下圆钢管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试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水平裂缝和钢材韧性损伤影响的钢管混凝土墩柱实体-壳精细有限元塑性抗震计算方法合理,反映循环荷载下钢管混凝土桥墩的滞回曲线“捏拢”效应、塑性大变形阶段承载力退化现象和单、双向动力荷载下钢管混凝土桥墩震后残余位移,也反映钢管混凝土墩柱的界面滑移和约束作用规律;相同地震波作用下全填充钢管混凝土桥墩的地震响应最小,填充混凝土有利于提高桥墩的极限抗震能力。提出适用于双向地震波作用的钢管混凝土桥墩墩顶残余位移与最大位移响应之间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735.
为表征和评价风沙冲蚀作用下钢结构涂层界面结合强度,以西北地区风沙流特征为背景,利用接触力学和界面力学理论建立了在风沙冲蚀作用下钢结构涂层的界面应力表达式.结合断裂力学理论和有限元分析方法,确定了钢结构涂层的界面起裂位置.在起裂位置处建立了考虑压应力影响的界面应力破坏准则.研究结果表明:当冲蚀角度为30°和60°时,最大界面剪应力分别位于冲蚀点前侧200 mm和180 mm处,最大界面压应力分别位于冲蚀点前侧100 mm和50 mm处,涂层界面的起裂位置为最大界面剪应力处.风沙冲蚀作用下涂层的界面应力破坏准则与莫尔-库伦强度准则相似,斜率的大小取决于沙粒的冲蚀角度,且当冲蚀角度为30°和60°时,斜率大小分别为-0.599和-0.467.  相似文献   
736.
刘科  黄国  王平 《专用汽车》2023,(1):15-18
随着市场主流商用车竞品集中升级换代、产品外观设计水平的不断提升,具有节能与视觉效果的低风阻、流线型驾驶室逐步发展成为行业主流。在此过程中,驾驶室装配的外饰件产品结构形状各异、数量显著提升,这些改变对于外饰件工位器具的设计制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形势下工位器具需满足防护效果、存储运输、占地面积、存放便捷、三位一体等方面的要求。据此,通过对比近几代商用车外饰件工位器具发展演变过程,对适宜不同现场类型的外饰件工位器具设计制作提供新的思路,以提升外饰件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737.
李娜  吴震林  刘鑫宇 《船舶工程》2023,(S1):385-388
针对板壳式换热器热工特性,分析比较壁面温度测定法、等雷诺数法、威尔逊法和等流速法等方法的适用性,最终确定采用等流速法进行实验研究及数据拟合。通过试验拟合得到的传热准则关系式,计算出传热系数的相对误差。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关系式计算得到的误差较小,可作为板壳式换热器传热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738.
本着重提出无支座,无伸缩缝、整体刚度大的桥梁的设计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