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09篇
  免费   357篇
公路运输   1973篇
综合类   2079篇
水路运输   1094篇
铁路运输   9279篇
综合运输   241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322篇
  2022年   277篇
  2021年   438篇
  2020年   297篇
  2019年   303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203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338篇
  2014年   519篇
  2013年   622篇
  2012年   834篇
  2011年   825篇
  2010年   701篇
  2009年   707篇
  2008年   825篇
  2007年   650篇
  2006年   644篇
  2005年   695篇
  2004年   634篇
  2003年   486篇
  2002年   383篇
  2001年   351篇
  2000年   388篇
  1999年   460篇
  1998年   386篇
  1997年   327篇
  1996年   330篇
  1995年   368篇
  1994年   242篇
  1993年   186篇
  1992年   148篇
  1991年   152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2篇
  196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51.
针对现阶段人工排查列车故障隐患中存在工作量大、效率低、漏检率高等问题,通过获取列车特征数据及故障特征样本,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集匹配分析的列车故障隐患自动排查方法及系统,分析了该方法的工作机理与系统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952.
针对西门子地铁车辆出现的列车速度信号异常故障,对广州地铁3号线西门子列车速度诊断逻辑进行研究和分析,并通过对比分析国产牵引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速度信号诊断逻辑,提出西门子列车速度诊断逻辑加入生命信号的优化方案,以提高列车运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53.
案例一车型:斯柯达晶锐,配置1.6L发动机,手动变速器。故障现象:车主反映新购的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现有蹿动现象,特别在3、4挡位急加速的时候,发动机蹿动厉害。故障诊断:维修人员根据车主的描述判断发动机点火系统可能有故障,怀疑某缸点火线圈有问题,于是接上专用诊断仪VAS5052读取故障码,系统正常。再接上燃油压力  相似文献   
954.
凤翔路快速化改造工程02标跨沪宁高速钢桁梁为两跨连续梁,跨径165 m+90m布置,采用无竖杆的三角桁架.钢桁梁在工厂制造,工地拼装.各构件间连接全部为焊接.主桁平面位于直线上,立面位于缓和曲线-2.5%纵坡上.钢桁梁施工设置98 m导梁,采用拖拉滑移方式跨越沪宁高速.  相似文献   
955.
在实验室通过模块化、软硬件结合等手段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控制(ATC)系统的模拟环境.该模拟环境具有简单的信息测试、传输及模拟仿真功能.重点分析了该实验室建设方案的实施过程,介绍了各子系统的功能、结构和工作原理.该实验室建设方案为ATC教学演示和操作培训创造了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956.
对某纯电动客车高速行驶时,其动力总成刚体模态与一阶激励引起的共振问题进行测试分析,提出改进方案并进行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957.
惠盐高速作为广东地区最早一批建成通车项目,自1994年建成运营以来,其交通区位优势显著,是深圳地区前往粤东和江西等地最方便的道路,同时也是深圳去往惠州最便捷的通道。从项目背景、工程概况、功能定位、路基拼宽方案、交通组织等方面对惠盐高速(深圳段)改扩建工程做了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958.
广佛线列车连续“紧制”导致牵引封锁的分析及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广佛线列车出现连续紧急制动导致牵引封锁的问题,根据故障时的诊断记录数据,从信号和列车控制系统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并制定了有效避免此故障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59.
介绍大型高速轻质艇(HSLC)结构设计方法的重要内容,对设计过程不同阶段的内容和要点进行了分析,并着重强调在设计者与船级社之间建立良好联系的优越性。在海上运输市场,大型高速轻质艇的概念是较新的。挪威船级社参与了世界范围内大部分大型高速渡船项目的工作,其结构设计经验为制定高速轻质艇的强度分析新的入级条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60.
对处能源减速器称重过程的动态性能进行机理研究,建立了称重过程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与实测吻合。在此基础上了溜放速度,容腔及管路内油液的可压缩性对称重结果的影响。首次提出了“完全称重”、“部分称重”、“重复称重”的概念,为减速顶的设计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