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0篇
  免费   78篇
公路运输   323篇
综合类   192篇
水路运输   168篇
铁路运输   296篇
综合运输   4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2 毫秒
121.
深圳地铁八百城东-华侨城区间阳隧道穿越小沙河采取了降水、地表注浆加固、小导管深孔注浆、大管棚、信时仰拱、钢筋格栅喷射混凝土初期支护等技术措施,安全顺利地通过小沙河段,对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2.
123.
隧道施工中的注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石 《铁道建筑》2002,(11):35-35
  相似文献   
124.
曾向前 《中国水运》2007,7(2):83-84
雨水规划对城市管网建设、河涌整治等相关工作有指导作用,文章从排水体制、排涝模数、雨水分区等三方面作了一些探讨,可供规划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25.
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三期工程船坞工程(以下简称船坞工程)为软土地基干船坞,船坞(包括坞室、坞口)长360m,净宽68m,深12.8m(△↓+7.00m~△↓5.80m)。根据船坞结构的特点和施工工艺,在降水设计上可分为三个区域:坞室区、坞口区、坞壁区(指坞壁后降水区域)。根据设计和结构施工的要求,坞壁区降水至-4.00m,坞室区降水至-8.00m,坞口区降水至-10.00m,水泵房区(坞口区内)降水至-14.00m。  相似文献   
126.
127.
赵楠 《汽车知识》2009,(4):13-13
上次用很愤青儿的言论大肆宣扬了一下我对巡航定速系统重要性的看法,这次再拿一个争议性颇高的配置发表一下我的个人观点,那就是分区空调。 很多人看到分区空调这个词多少有些犯嘀咕,“不都大多是双区空调吗?怎么你这儿出一个分区的呢?”比如说很多大型豪华车上不仅左右单独控温,连前后都可以根据乘客喜好手动设置不同的温度。  相似文献   
128.
本文对太中银铁路地震液化带桥梁深基坑开挖的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文中,首先依据太中铁路地震液化带地区的地质特点,详细地分析了地震液化带软土地区桥梁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存在的施工技术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真空轻型井点降水、钢管桩围堰和两者相结合的方案来解决太中银铁路地震液化带桥梁深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喷砂冒水和滑坡等灾害。通过本文的分析和试验结果的研究表明,在地震液化带区域采用井点降水和钢管桩围堰及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深基坑开挖支护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9.
张治国  奚晓广  吴玲 《隧道建设》2018,38(9):1480-1488
为研究基坑分区开挖对邻近越江隧道保护的有效性,以上海市西藏南路双线越江隧道附近绿谷一期基坑工程为依托,首先采用有限元法建立数值模型,分析基坑分区与不分区开挖对地下连续墙位移和既有越江隧道收敛变形的影响。然后根据现场监测数据,研究基坑分区开挖下既有越江隧道和地下连续墙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 1)采用分区开挖的方式,地下连续墙最大位移减小23.9%,邻近越江隧道最大竖向位移减小35.4%,分区开挖施工对距离较近隧道的保护效果更好; 2)对于面积较大的分区,其开挖导致的地下连续墙变形更大; 3)既有越江隧道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发生了斜向压扁的不规则收敛变形,地下连续墙最大水平位移对邻近隧道的收敛变形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0.
强夯联合井点降水加固粉土地基现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强夯加固黄河冲积平原区粉土地基时超孔隙水压力增长快消散慢、起锤困难及土壤严重液化等问题,提出采用强夯联合井点降水加固技术,以加快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和土体固结.在济东高速公路粉土地基段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采用了4种不同夯击能,观测、分析强夯过程中超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和地面变形等,得出以下结论:选择1 500 kN·m单击夯击能更经济合理,其单位面积夯击能引起的地面沉降最大,有效加固深度亦最大;连续进行单点夯击时,表层土发生液化的可能性要大于深层土,临界深度约4m;夯后超孔隙水压力消散速率非常快,24 h后超孔隙水压力基本消散,且深度越浅超孔隙水压力消散越明显,井点降水能大幅缩短强夯的时间间隔,缩短工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