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58篇
综合类   104篇
水路运输   18篇
铁路运输   9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利多卡因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利多卡因小剂量组(C组)和利多卡因大剂量组(D组),缺血前10 min腹腔注射。脑缺血10 min再灌注24 h时,断头处死大鼠。用RT-PCR技术检测海马组织ICAM-1及NF-κB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印记(Western blot)方法检测ICAM-1及NF-κB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组织ICAM-1和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增高,利多卡因可下调ICAM-1及NF-κB表达;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神经元出现明显坏死,利多卡因可减轻海马区神经元损伤。结论利多卡因可能通过抑制ICAM-1与NF-κB基因表达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2.
抗肿瘤药     
从化学战中的首次出现到现代遗传学研究中,这些分裂细胞杀灭剂的目标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53.
徐双华 《航海》2006,(1):22-22
美国科学家称,沉积在海洋底部的黏土完全能够担当原始生命(最原始的有机物分子)孵化器的重任。正是这些最原始的有机物分子后来成为史前遍布全球海洋中的“营养高汤”的基本成分。有些科学家认为,海洋中有机分子的泉源是海底火山,海底火山口也会产生有机化合物,如甲醇。然而,这种观点不攻自破。因为在有水热源的条件下,海水的温度可达300至400摄氏度,而甲醇在温度达65摄氏度时就会沸腾并开始分解成为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气。这说明,要么这一说法完全不可信,要么是在海底还存在着某种机制能防止甲醇在热作用下分解。而能够充当甲醇保护神的便是海底的黏  相似文献   
54.
现有基于分子模拟的沥青-集料黏附性研究通常忽略了矿物表面性质对沥青-集料黏附性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基于两种不同的表面悬键补偿方式构建了具有不同表面性质的Si O2及Al2O3矿物模型,从矿物表面电荷和矿物表面基团两个角度探究矿物表面性质对沥青-集料黏附性的影响。分子模拟结果表明,矿物表面原子及其电荷决定了沥青与矿物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同时影响沥青分子的分布及空间构型。此外,矿物表面羟基化对沥青-矿物模型的总结合能影响较小,但能够显著提高沥青与矿物模型间的范德华相互作用,同时显著降低二者间的静电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5.
《城市公共交通》2013,(9):61-61
2012年9月7日凌晨,快速公交公司和运营_一分公司在进行并线试运行的过程中,共计15辆BRT客车和配合试运行的101路运营客车自风机厂至新汽车站路段遭到不法分子董某某驾驶车辆利用专业弹弓弹射钢珠袭击,公司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56.
6月3日-7日,集团所属各单位33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市国资委系统在工商管理培训基地的学习。  相似文献   
57.
以往很少考虑舰船空气净化装置的CO2在空气中被吸附的能力及其吸附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创新地将计算机分子模拟技术引进舰船设备研究领域,运用Materials Studio分子模拟软件建立了13X-APG分子筛的模型。采用分子模拟中比较常用的蒙特卡洛方法,对大量的分子构型进行重要性抽样,选择被接受的构型,产生平衡系统。借此验证分子筛和CO2的力场,并在此基础上模拟CO2在空气中被吸附的情况及其在20~40℃范围内吸附量的变化情况。模拟结果表明:13X-APG分子筛主要吸附CO2,并且随着温度的增加,CO2吸附量从20℃时的127.3 mg/g下降到了40℃时的108.5 mg/g。可见舰船空气净化装置可以使用分子筛来吸附CO2,但温度对其吸附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钢筋阻锈剂是一种高性价比的钢筋防腐材料,在桥梁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应用广泛。有机阻锈剂的阻锈效率主要取决于其分子结构,然而受仪器设备分辨率所限,目前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宏观尺度的电化学响应分析,较少涉及微纳尺度的阻锈机理分析。因此,基于分子动力学技术,分别建立了阻锈剂与钢筋钝化膜的纳观尺度模型,模拟了醇胺类、羧酸类阻锈剂分子与钢筋钝化膜间的界面交互作用,揭示了原子尺度上的阻锈机理。基于阻锈剂-钝化膜分子动力学模型对其阻锈响应规律进行分析,确定2种有机分子均可有效阻碍氯离子在钢筋钝化膜表面的吸附和点蚀,其中羧酸类阻锈剂的阻锈效率更佳(75.8%)。通过深入探究2种阻锈剂与钢筋钝化膜基体吸附差异,研究发现:高极性的羧基官能团可与钢筋钝化膜表面的羟基发生强烈的静电吸引作用,使得羧酸类分子稳定地吸附在钝化膜表面,氯离子的吸附位点被大量占据,因而阻锈效率较高;而醇胺类分子由于官能团极性较弱,在界面上的吸附作用不显著;同时,分子模拟证明,阻锈剂中的极性官能团还能直接吸引氯离子,这一机制同样抑制了氯离子在钢筋表面的吸附和破坏;此外,电化学试验的结果与分子模拟一致,这表明分子模拟技术可在有机阻锈剂的分子设计与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继而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59.
理想气体是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重要的研究对象,实际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近似看作理想气体,用理论计算方法,估算出其近似条件。  相似文献   
60.
设计分子     
《经济导报》2006,(1):39-40
树枝状聚合物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早期由Dow化学公司的Donald Toma lia发现的一种复合设计分子。树枝状聚合物呈分叉的化学结构,仅由两个单体、丙烯酸和一个二元胺构成,它们也是构成尼龙的成分。然而,树枝状聚合物与众不同,因为它反复折叠成复杂的三维结构形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