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006篇 |
免费 | 421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8836篇 |
综合类 | 5313篇 |
水路运输 | 3948篇 |
铁路运输 | 3615篇 |
综合运输 | 7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9篇 |
2023年 | 310篇 |
2022年 | 425篇 |
2021年 | 545篇 |
2020年 | 504篇 |
2019年 | 315篇 |
2018年 | 166篇 |
2017年 | 240篇 |
2016年 | 220篇 |
2015年 | 435篇 |
2014年 | 786篇 |
2013年 | 785篇 |
2012年 | 910篇 |
2011年 | 1116篇 |
2010年 | 1129篇 |
2009年 | 1256篇 |
2008年 | 1637篇 |
2007年 | 1332篇 |
2006年 | 1126篇 |
2005年 | 1335篇 |
2004年 | 1144篇 |
2003年 | 1804篇 |
2002年 | 1084篇 |
2001年 | 1201篇 |
2000年 | 780篇 |
1999年 | 323篇 |
1998年 | 199篇 |
1997年 | 280篇 |
1996年 | 215篇 |
1995年 | 184篇 |
1994年 | 115篇 |
1993年 | 66篇 |
1992年 | 53篇 |
1991年 | 64篇 |
1990年 | 65篇 |
1989年 | 38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65年 | 3篇 |
1956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194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262.
263.
264.
通过对汽车氢燃料电池系统及电堆测试台架工作原理及目前行业标准的研究,介绍了氢燃料电池的发展前景以及台架在电堆生产、试验过程中的重要性。并针对台架的在线系统整体校准,提出了具体的校准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265.
266.
根据国内外调研资料,归纳整理海上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重力式基础结构(GBS,gravity based structure)的概况、结构设计方法及难点解决方案,并提出海上重力式基础结构LNG接收站在国内的应用展望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亚得里亚海LNG接收站的结构设计为GBS的典型结构,基于半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获得从建造到应用的各阶段结构受力状态。结构设计的主要难点包括LNG储罐要求的混凝土温度梯度控制、绝缘材料湿度梯度控制,以及结构整体的抗震可靠性。通过预埋发热电缆和安装柔性钢衬垫隔绝水汽,可以解决温度和梯度的变化,通过有限元分析地震作用下的地基-结构相互作用,以论证结构抗震试验。由于资料有限,需要对GBS的详细设计及施工等开展进一步研究,其在我国未来的能源进口、海上天然气开采等方面具备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67.
插板机是排水板打设的主要设备。本文利用CEL数值方法研究插板机管桩贯入分层土体时,贯入阻力随深度的变化曲线,通过皮尔逊模型讨论管桩贯入阻力的影响参数,并对贯入阻力的大小进行预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管桩贯入吹填土层时,贯入阻力随深度增加近似呈线性递增,且不同参数对斜率的影响存在差异;管桩贯入阻力曲线存在明显的转折点,阻力极值在土层分界附近,且参数变化对极值大小的影响不同;当管桩从吹填土层贯入淤泥土层时,贯入阻力急剧减小,后续基本保持不变。吹填土摩擦角与贯入阻力极值的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0.88。最后,利用分析模型对不同参数条件时的贯入阻力进行预测,模型精度达0.91。 相似文献
268.
针对智能车辆多传感器的目标融合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欧氏距离与余弦相似度的点迹和航迹数据关联的车用多传感器目标跟踪融合算法。该方法需获取由毫米波雷达系统和Mobileye视觉系统检测到的目标物数据列表,并对两个传感系统检测到的目标物数据进行匹配关联;然后对目标物进行匹配跟踪,更新目标物的生命周期状态;最后对上述两个传感系统输出的目标物的数据进行融合。该算法能够融合视觉系统和雷达系统两个传感系统的优点,以达到精确感知环境信息的目的,从而解决单一传感器难以满足感知系统精度及可靠性需求的问题。 相似文献
269.
标准 ISO 362-1:2007提出了新的测试限值和方法,但其中试验的加速入线方法尚未明确,给测试机构带来了较高的测试难度。针对此问题,基于理论分析,通过试验建立 Simulink数学模型对 M1型汽车进行研究,考虑距离和起始速度的耦合,对车辆的预加速距离和加速起始车速进行了两种不同加速方法下的预测。经试验验证,符合率为 80%,平均准确度为0.612 km/h,最低误差可达到0.2%,具有较高的准确度。该模型对于标准的执行,降低了试验的准备难度和复杂程度,一定程度填补了标准中对于加速方法的空缺。 相似文献
270.
为改善高速弓网系统的受流质量,研究不同滑板间距的受电弓滑板非定常气动特性.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建立受电弓空气动力学模型;通过有限体积法求解三维瞬态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和湍流模型;采用分离涡模拟方法分析不同滑板间距的受电弓滑板非定常气动力的时域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受电弓前滑板和上框架尾流区流场对后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