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134篇
综合类   90篇
水路运输   14篇
铁路运输   10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通过剪应力放大系数修正按平面杆系计算的活载剪应力值,来考虑空间扭转和畸变影响带来的剪应力放大,结合泰州长江大桥引桥为例对活载应力放大系数进行探讨,通过基于有限元的数值计算,探讨了变截面的剪应力放大系数沿跨度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变截面连续宽梁桥的剪应力放大系数沿桥是变化的,剪应力放大系数取以前的1.05经验值对于支座附近以外的区段是偏于不安全的,除墩顶附近截面外,其他部位的剪应力放大系数可达1.7左右,在腹板上缘取得最大值。  相似文献   
112.
以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为研究对象,针对长大纵坡桥面铺装层容易产生推移和车辙的病害问题,采用ABAQUS软件,建立足尺的三维实体钢筋混凝土简支T型梁桥以及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模型,选取4种坡度,分别对上坡、下坡、紧急制动以及车辆重复荷载作用等4种受力模式进行分析,得到铺装层纵向最大剪应力、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和水泥混凝土桥面板层间剪应力分布规律,以及50万次荷载作用下的车辙深度变化规律,较好地解释了病害产生的力学行为机理.  相似文献   
113.
为研究交叉口路面在重载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考虑沥青混合料在高温时的黏弹特性,建立基于广义Maxwell的黏弹力学模型,探究温度、水平荷载、竖直荷载对路面最大剪应力的影响。文中基于SMA-13、AC-16、AC-20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试验数据,对黏弹有限元模型的参数进行标定,建立5项Prony级数的力学模型,对交叉口路面力学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最大剪应力峰值出现在路面的上中面层;在水平制动力影响下,路面最大剪应力的最不利荷载点位于荷载圆沿道路纵向的最前方,建议可在城市道路设计时增加最大剪应力控制点;路面的上、中面层对温度的变化更敏感。  相似文献   
114.
以改性沥青混凝土柔性基层路面为研究基础,选择UV-531、TiO2及两者的组合为试验材料,设定试验组和对比组,确定无抗紫外光添加剂沥青混凝土为对比组,各类型抗紫外光添加剂沥青混凝土为试验组,通过室内试验获取光老化前后有关参数,开展有限元模拟分析,通过老化前后沥青路面抗车辙能力对比分析,说明不同类型抗紫外光添加剂对改善沥青路面光老化能力的效果。仿真计算结果:1)沥青混凝土回弹模量是影响沥青路面抗车辙能力的主要因子,不同类型抗紫外光添加剂在缓解光老化后沥青路面回弹模量降低方面具有不同效果,依次为AC-13+U+T>AC-13+U>AC-13+T;2)剪应力作用下,上面层材料的横向移动是导致路面产生车辙的主要原因,从剪应力角度分析各类型抗紫外光添加剂对沥青路面抗光老化的改善效果,其优劣依次为:AC-13+U+T>AC-13+U>AC-13+T;3)综合说明一定比例组合的复配抗紫外光添加剂对改善沥青路面光老化能力具备更好的作用,可供我国西部高海拔地区沥青路面的建设养护参考。  相似文献   
115.
不同层间接触条件下半刚性路面结构疲劳特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层间处于完全连续、完全滑动状态条件下的拉应力、剪应力分布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考虑半滑动半连续状态中不同的滑动系数对沥青层和半刚性层的最大拉应力的影响,并根据我国现行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进行了完全连续、完全滑动、半滑动半连续状态下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疲劳特性分析。结合湖南省常张高速公路的工程实践,介绍了层间粘接处理的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116.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裂缝缺陷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粘贴施加预应力的CFS-GFS混杂加固纤维布的钢筋混凝土梁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计算模型中考虑了界面端部附近混凝土不同高度垂直裂缝对胶层附近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界面附近,混凝土第一主应力在裂缝两侧发生跳跃式突变,并在裂缝位置出现极大值;混凝土第三主应力裂纹出现位置应力值为零;混凝土剪应力和正应力在裂纹附近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大;纤维布的性能得到合理的利用.  相似文献   
117.
对如何计算变高度钢筋混凝土梁的剪应力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对检算截面上的弯矩和剪力正负号的确定问题。  相似文献   
118.
为研究路面结构在交通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应用ABAQUS软件建立路面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了3种路面结构在交通荷载作用下的动压应力和拉应力、水平剪应力和竖向位移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1)3种路面结构的最大压应力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且都在深度0.30m附近出现显著变化;随着所受轴载的增加,结构层面层承受的压应力也随之增大,并向深处扩散;当车载为150kN时,面层所受的压应力为0.15~0.25MPa,而车载为450kN时,基层内的压应力以达到0.15~0.25MPa;在正常行驶情况下,行驶速度为100km/h时,荷载经过时,最大压应力显著变化范围位于0~0.3m深度处;(2)3种路面结构所受的剪应力相对于压应力和拉应力来说较大,这说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对路面结构的剪切破坏更为明显;(3)前两种路面结构型式中的拉应力整体上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且都在路面面层出现较大的拉应力,第3种路面结构型式的拉应力基本上呈递增型式,但在0.3m深度以下增长缓慢,路面底基层仍然承受一定的拉应力;(4)通过将试验数据和模拟数值进行对比分析,模拟数据基本与试验实测数据一致,说明建模时所选取的参数能够较好的模拟移动行车荷载对路面的影响;将路面结构所用材料的抗折强度与无侧限抗压强度同模型的模拟值进行对比,得知不同中方案中路面的材料强度储备充分,能满足行车荷载所产生的压应力和拉应力,路面结构设计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19.
120.
高强螺栓主要在钢结构中使用,为研究高强螺栓应用到混凝土结构中作为横向预应力钢筋时的性能,对2个阶梯型试件进行了试验研究.计算了高强螺栓的转矩系数.通过在高强螺栓上粘贴应变花,测得了高强螺栓的实际应力分布,对高强螺栓预拉力计算公式中的剪应力影响系数建议偏于保守的取为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