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0篇
  免费   142篇
公路运输   2184篇
综合类   1175篇
水路运输   1025篇
铁路运输   674篇
综合运输   114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09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239篇
  2020年   235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300篇
  2008年   300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张莉 《舰船科学技术》2020,42(16):190-192
常规的物流运输航线选取模型无法获取实时天气及周边环境信息,导致绕避台风不及时。为此利用智能网络技术,设计海上船舶物流运输最佳航线选取模型。分析随机变量对物流运输路线的影响,利用智能网络获取船舶实时位置,计算航线运营成本,了解运输总需求,分析船型大小与其挂靠频率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靠泊港口与靠港顺序,完成智能网络下海上船舶物流运输最佳航线选取模型设计。采用仿真对照实验,测试该模型应用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将智能网络技术应用到最佳航线选取过程当中,能够实时获取相关信息,准确地制定船舶绕避台风方案,选择最为合适的物流运输航线,保证货物安全并准时到达。  相似文献   
162.
在犹豫模糊环境下,针对评价属性权重和专家权重信息完全未知的情形,结合犹豫模糊混合加权集成算子,提出一种合理有效的群决策方法.首先,依据改进的犹豫模糊熵结合均熵求得决策者的客观权重,利用熵最小化原则和犹豫模糊指数熵确定评价属性的权重;接着,分别利用犹豫模糊加权算术平均算子和犹豫模糊混合加权算术平均算子对个体及群体犹豫模糊决策矩阵进行集结;然后,通过犹豫模糊得分函数实现方案的排序和择优;最后,把该方法应用在应急救援路径选择问题上,进而验证了所提群决策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3.
为实现车辆自主避撞,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提出一种基于线性路径跟踪控制的换道避撞控制策略。为实时确定制动和换道时机,获取跟车状态下自车和前车车速、加速度、相对距离以及驾驶人制动反应时间计算制动安全距离和换道安全距离,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引入制动危险系数B和换道危险系数S评估制动与换道风险,使得车辆发生追尾碰撞的危险程度和主动干预阈值更直观。根据车辆期望横向加速度和期望横向位移的变化特性,采用5次多项式法规划符合驾驶人换道避撞特性的避撞路径。为保证换道避撞过程中驾驶人的安全舒适,采用最大横向加速度约束换道避撞轨迹。为实现对换道避撞路径的线性跟踪控制,保证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横摆稳定性,基于车辆稳态动力学模型建立前馈控制,结合线性反馈控制消除换道路径的位置和横摆角偏差,修正参考路径实现直车道场景追尾避撞控制。仿真和实车交叉验证试验表明:根据车辆期望横向加速度和期望横向位移建立的符合驾驶人换道避撞特性的五次多项式换道路径与驾驶人实际换道避撞路径基本吻合,结合碰撞时间和车间时距的制动避撞控制策略能够在保证车辆行驶安全舒适性的同时有效避免车辆追尾碰撞,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4.
165.
以热力油为介质的锅炉,目前多用于陆地的石化企业和木材加工企业。现代船舶锅炉,虽然目前大多日仍采用以蒸汽为介质的单体辅助锅炉加废气锅炉,但也有以热力油为介质的锅炉。  相似文献   
166.
167.
文章系统总结中国智能高速铁路(简称:高铁)顶层架构设计、关键技术创新、基础平台建设、工程示范应用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十四五”时期中国智能高铁面临的内外部形势和要求,提出智能高铁2.0的内涵和主要体现在“体系正向设计、全专业协同、跨行业综合、预测性分析”4个方面的代际特征,从技术体系、数据体系、标准体系等维度构建智能高铁体系架构2.0,规划建造、装备、运营等领域智能化重点攻关任务和实施路径,可为“十四五”时期智能高铁2.0的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168.
169.
170.
近年来,国家鼓励和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文件政策较多,高职院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势在必行。本研究在分析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存问题基础上,以创新创业课程建设要素分析为抓手,对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课程定位、课程内容、教学模式与课程评价四个要素进行实践与研究,以期优化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