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5篇
  免费   30篇
公路运输   625篇
综合类   457篇
水路运输   380篇
铁路运输   265篇
综合运输   10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531.
目的 研究和评估AO带锁型颈椎病前路钢板在脊髓型颈椎前路内固定术中的价值和应用。方法 对1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前路减压、植骨,并采用AO带锁型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系统内固定。结果 14例患者获3个月随访,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无钢板和螺钉断裂及松动现象,植骨块获得骨性融合。结论 该系统操作简单、稳定性可靠,近期合并症少,应用于颈椎前路减压重建脊柱稳定性的需要,但仍需完善该系统,并进行远期疗效的观察。  相似文献   
532.
群桩基础的等代空间梁单元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入群桩分析的等式空间梁单元法,模型简单明了,力学概念明确,极大地简化了大跨度桥梁及车站内多线桥的桩基计算。  相似文献   
533.
总结了 57例冠状动脉架桥手术治疗的体会。术前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 ,采用自体大隐静脉和 (或 )左乳内动脉作移植血管。结果 :死亡 2例 (3.5% ) ,术后随访 3~ 5年 ,心绞痛消失率为 91 .2 %。心功能改善至 级 53例 , 级 2例。表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能有效地改善心肌缺血 ,对解除心绞痛 ,提高病员生活质量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34.
本文研究了内集空间与斌权内集空间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具有三个临界集的内集空 间可以斌权的一个充分和必要条   相似文献   
535.
536.
结合渝怀铁路鱼嘴二号隧道内长枕埋入式无碴轨道施工,对基础施工、轨排组装、精确测量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渡段施工、钢轨应力放散、焊接及锁定施工等关键技术进行说明,以便为长大隧道内推广应用这种新型轨道结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7.
一部现代大学发展史,就是一部现代大学制度演进史。通常说,洪堡改革所彰显的现代大学制度。开创了大学制度发展的新纪元:以知识、科研为中心的内统筹制度是现代大学的立身之本,以自由、自治为核心的外规划制度是现代大学的安身之道。正是由于洪堡改革所彰显的现代大学制度,不仅促进了德国的学术、文化、经济等繁荣,而且推动了全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改革,为德国以及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538.
在HTK型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中采用内外探双角度探测技术,很好地解决了原有探测方式引起的热轴兑现率不高的问题,对双角度探测技术做出了数据对比,就双角度探测原理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39.
管道内检测器里程轮信号优选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管道内检测器里程计量模块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里程轮信号优选算法,设计了单片机控制系统,编制该算法程序,并用实验验证了该里程脉冲优选算法,给出实验数据。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高效、准确地选择最佳里程轮脉冲信号。  相似文献   
540.
对于简支钢桁梁桥,主桁受力变形会引起桥面系的变形,进而使横梁产生面外弯矩,影响整体受力性能;同时横梁面内也承受较大的弯矩,使得横梁与主桁连接部位应力较大。为改善横梁面外受力与面内受力情况,提高主桁节点与横梁连接性能,首先建立整体模型并通过参数分析研究采用不同施工方法对横梁面外弯矩的影响;然后,基于局部模型分析了横梁与主桁连接部位的受力情况,并对比了不同构造措施对此连接区域受力的改善程度。研究表明:采用纵梁滞后安装、设置长圆孔等措施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恒载作用下纵梁与主桁纵向变形不一致导致的横梁面外弯矩,但是考虑活载效应后,各种措施降低效果有所减少;对于传统的横梁与主桁连接形式,由于横梁面内弯矩较大,腹板与主桁连接角钢会出现较大的应力,采用纵梁滞后安装、设置长圆孔等施工措施不能有效降低此应力,故成为结构的薄弱环节;在横梁上翼缘与主桁连接位置采用角钢连接的加强构造形式可以有效提高节点刚度,降低主桁与横梁连接部位的应力水平;采用整体节点的构造形式则可以有效避开横梁与主桁连接的受力薄弱位置,新的连接位置距离主桁一定距离,从而大幅度降低了连接位置的应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