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8篇
铁路运输   48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009年12月26日,交通“7+1”论坛第十七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下的‘十二五’水路运输发展战略的思考”。中国工程院院士梁应辰、中国工程院院士钟登华、国家物资储备局局长王庆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基础产业司司长黄民、国务院参事石定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郭小碚、系统工程科学家于景元、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北京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22.
《交通标准化》2009,(22):60-60
目前,原驻科技部纪检组组长吴忠泽在北京交通大学举行的第五届中国交通高层论坛上透露,截至今年8月,全国有10多个省(直辖市)建设并开通了600多条不停车收费车道,用户发展到60多万,已经有15家企业能够按照中国不停车收费系统标准生产车道设备和车载机,不停车收费系统产业已经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23.
2008年12月27日,交通7+1论坛第十三次会议在北京翠宫饭店如期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智能交通十年发展的回顾与展望”。会议由国务院参事、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综合交通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石定寰主持。我国著名系统工程科学家于景元、国家改革和发展委员会基础产业司司长王庆云、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国伍、北京交通管理局原副局长段里仁、  相似文献   
24.
2009年3月28日,交通“7+1”论坛第十四次会议在北京国宏大厦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综合交通促进法研究”。会议由石定寰和段里仁两位交通“7+1”论坛核心专家共同主持。地下铁道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施仲衡、系统工程科学家于景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基础产业司司长王庆云、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交通运输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柯林春、中国民航局规划发展司副司长沙洪江、  相似文献   
25.
《综合运输》2012,(7):90-90
北京交通大学运输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红昌认为,民资进入铁路行业还存在多方面的障碍。第一,铁路投资大、周期长。铁路单线投资动辄上百亿元,一般的民营企业难以承担;单线铁路建设通常需要2至4年,与公路相比,铁路的收益回报周期是公路的3倍。第二,收益回报难以独立核算。  相似文献   
26.
2003年9月,在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纪念袁保宗等五位教授从教五十周年而举办的庆贺大会上,师生聚首再话从前,心中无限感慨。1950年,袁保宗考入北方交通大学电信系,1953年毕业留校担任电信系助教。1956年被选派为留苏研究生,师从于前苏联无线电科学的奠基人李斯托夫教授  相似文献   
27.
凭着锲而不舍的精神,他在研究和教学天地脚踏实地、辛勤耕耘;凭着锐意创新的恒心,他在研究和教学天地领域矢志不渝、永不言弃。他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10余篇;完成国家和省部重大计划项目近20项,获各种科技奖励10余项。他成为令人瞩目的铁路青年科技拔尖人才、北京市青年学科带头人。他就是被业界称为科技之星、师生们赞誉为导师楷模的北京交通大学结构强度检测实验室主任、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孙守光。  相似文献   
28.
袁方 《铁道知识》2012,(3):40-41
改革开放的历史车轮,把中凼经济推向腾毡发展的年代;改革开放的火红岁月,使中国铁路结出了累累硕果:青藏铁路克服了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等困难创下了世界高原铁路之最;4亿吨午运量的大秦铁路改写了承载铁路运输的历史;高速铁路的发展成就了中国铁路前进的新篇章……钟章队教授,作为国内片化研究GSM-R铁路无线通信的专家,任近十几年中,与团队历经艰难,参与到一场场工程实践中,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研难关,见证和参与了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9.
2009年10月29日,北京交通大学与香港铁路有限公司就在香港合作举办“城市轨道基础系统综合技术证书班”签署了相关技术服务合同书并举行了隆重的开班仪式。  相似文献   
30.
2011年11月1日,铁道部信息办、运输局在京组织召开了"铁路客运营销辅助决策系统(铁路局级)1.0版"技术审查会,该项目是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与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共同开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