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6篇
  免费   120篇
公路运输   68篇
综合类   78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599篇
综合运输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21.
在对北京地铁部分线路钢轨波纹磨耗问题进行系统调研及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车轨动力仿真模型,对扣件刚度、阻尼及车速与钢轨波纹磨耗的关系进行动力仿真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为既有线整治及新线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2.
地铁扣件刚度和阻尼对钢轨异常波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目前北京地铁隧道内和桥梁上减振器扣件轨道结构面临的钢轨异常波磨问题,分别建立地铁隧道内和桥梁上整体道床轨道结构的垂向振动分析模型,分析对比两种基础上钢轨的垂向动力传递特性,讨论扣件刚度和阻尼对其动力特性的影响,最后给出此类波磨的控制建议.  相似文献   
123.
北京地铁1号线古城洞口复式交分道岔是正线与古城车辆段出入线共同使用的咽喉道岔,已到大修年限,针对此次改造工程的特点和难点提出两套施工方案,经方案比选后,决定采用将整组道岔全线封闭,进行全段施工的方案。对施工前期、施工期间及施工结束后工程的施工组织与管理进行介绍,力争将改造施工对正常运营、车站秩序和安全工作的干扰影响降到最低点。  相似文献   
124.
通过北京地铁1、2号线车辆设备消隐改造工程线路改造工程的工作实践,对北京地铁线路改造工程的特点、难点进行分析,详细介绍了工程监理在既有线改造施工中应遵循的原则和质量控制方法,并谈出了自己的感想和体会。由于北京地铁的大规模消隐改造在国内尚属首次,因此对其他类似工程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5.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09,(10):I0003-I0006
1、北京地铁5号线磁器口车站、磁器口车站~崇文门站区间 2、北京地铁4号线西直门站、新街口站~西直门站区间、西直门站~动物园站区间、动物园站~白石桥站区间、白石桥站~学院路站区间  相似文献   
126.
根据北京地铁招标文件的特点,从如何确定投标总价、如何采取相应投标策略、如何调整投标报价组成等方面,结合个人体会,介绍在投标过程中确定一个合理的投标报价方案的步骤和具体的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27.
AFC设备     
《铁路技术创新》2009,(3):41-41
正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电运通)是中国具有成长力的AFC设备供应商。拥有成熟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售票机、半自动售票机、自动检票机等整机设备,及纸钞识别、纸钞找零、硬币处理、筹码票、卡式票发售和回收、银行卡支付、储值卡支付、储值卡充值等核心模块与技术。广电运通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可靠的自动售检票设备,并在产品标准化尤其是适应中国高速铁路和城市地铁未来发展趋势的标准化方面持续改善。广电运通铁路  相似文献   
128.
结合北京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短轨枕的预制,提出模板设计必须在结构和成型质量上满足短轨枕成品高精度和清水的5条全新总体设计思路,并确定模板设计"反打"和"组合"的两条具体原则。通过单个侧底模板整体成型+创新的弹性固定端模技术+焊接成型的满足承载力的槽钢骨架,形成全新的双排"弹性间隔式成组联模"模板的主体结构;通过巧妙制作"凸台"+研制的新型弹性支座固定连结套管的技术,实现对其预埋位置的精准定位;通过细化设计,从技术上保证了蒸养效率和产品质量并方便了生产操作。  相似文献   
129.
《轨道交通》2007,(4):17-17
北京地铁10号线塌方6名工人被埋 3月28日上午9时30分,位于北京市海淀南路的地铁10号线工程苏州街车站东南出入口发生一起塌方事故,6名施工者被埋。  相似文献   
130.
以探讨文化与地铁公共空间的关系为出发点,阐明地铁公共空间是一座城市文化的延续、传承与发扬的载体,地铁公共空间艺术可以加强地上与地下空间的有机联系,营造具有文化氛围的空间环境。通过对北京地铁公共空间实践经验的总结与研究,完善地铁公共空间艺术创作思路及组织模式;通过文化站点个性化、文化空间融合化、创作手法现代化等新思路、新方法,丰富地下空间环境,创造人文空间。用北京地铁公共空间艺术创作的案例,对所述观点进行实践阐述,为今后地铁公共空间艺术的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