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6篇
  免费   120篇
公路运输   68篇
综合类   78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599篇
综合运输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31.
将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TS)、电力监控系统(PSCADA)、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等深度集成为行车综合自动化系统,使得联动的实现变得更加方便.论述基于北京地铁6号线行车综合自动化系统联动的实现原理、功能设计方法和工程实现方案,说明使用联动功能矩阵的设计方法有利于工程实施、软件开发和工程归档,介绍这种方法在北京地铁6号线得到成功应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2.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重要组成部分,是碳排放较为集中的领域之一,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对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北京地铁12号线开行灵活编组运营方案为例,分析采用灵活编组运营方案对车辆系统、信号系统、通信系统等多个子系统的影响,提出调整方案,并基于工程建设期及运营期2个阶段进行经济效益初步估算。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地铁12号线采用灵活编组方案具备技术可行性,可明显降低电能消耗、车辆维修费及营运费用,具有显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3.
盾构顶力是盾构始发和接收过程中的主要控制参数。以北京地铁15号线某6 m盾构直接切削玻璃纤维筋桩工程为背景,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研究分析了盾构始发与接收时不同刀盘正面顶力作用下围护桩体受力以及地表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盾构始发中在切割玻璃纤维筋桩体时,若顶力大于10 000 kN,会引起地表隆起; 盾构接收中在切割玻璃纤维筋桩体围护结构时,由于桩的一侧为临空面,当盾构顶力大于8 000 kN时,会引起桩体发生向临空侧的倒塌破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该研究对洞口处玻璃纤维筋桩体的设计和盾构安全施工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4.
地铁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电气保护与定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丁复华 《都市快轨交通》2005,18(4):136--140
阐明地铁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电气保护设置与定值的重要性,着重论述地铁电气保护设置的主要原则.以北京地铁为例,介绍其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中各种电气设备和线路的保护设置及各级定值的选择计算.  相似文献   
135.
《都市快轨交通》2004,17(6):15-15
2004年北京地铁建设债券现正式向社会公开发售,年利率至少为5.05%,存续期10年,采用单利按年计息,每年付息一次,  相似文献   
136.
北京地铁盾构隧道设计施工要点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杨秀仁 《都市快轨交通》2004,17(6):32--37,53
北京地铁5号线首次采用盾构法修建地铁隧道的情况进行了介绍,针对北京特有的地质条件,通过盾构试验段工程对设计和施工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7.
《轨道交通》2010,(4):18-18
3月22日,北京在建的唯一一条将设置“大站快车”的地铁快线一地铁6号线一期,首台盾构机从十里堡站开始下井“钻洞”,标志着整条线路全面展开了地下隧道的盾构施工阶段。全线2012年建成试运营,将与9条地铁运营线路实现换乘,成为换乘最多的地铁线路。  相似文献   
138.
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发改委主任张工表示,为加强与河北省的区域合作,北京考虑将部分既有地铁线路,延伸到周边河北省的城镇。张工透露,京冀两地将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沟通,积极推进京张、京唐、京承、京石客运专线的高铁建  相似文献   
139.
王鑫  韩煊  周宏磊  雷崇红 《隧道建设》2013,33(12):1004-1009
北京地铁8号线二期盾构施工工程为研究背景,针对典型工况,首先利用盾构作业面现场测试,得到盾构施工振动振源的时程曲线,并分析其频幅特性;其次对盾构施工引起的建筑物的振动响应进行现场测试。在此基础上,利用Z_soil有限元分析软件,考虑隧道结构-周围土层-建筑物的动力相互作用,以实测振源时程作为荷载输入,建立盾构施工引起周围建筑物振动响应的三维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结合现场测试的成果,分析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引起的周围建筑物的振动响应规律。主要结论如下: 1)盾构施工引起的横断面上的建筑物振动响应,随距隧道中心距离的增加而呈现出衰减的趋势,但又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 2)振动对于作业面向前的建筑物的影响较其对于作业面向后的影响要大。  相似文献   
140.
北京地铁浅埋暗挖区间隧道塌陷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北京典型地质条件和区间隧道的断面形式,将城市浅埋暗挖隧道分为超浅埋隧道和浅埋隧道两种,对于超浅埋隧道,隧道的破坏形式主要是整体下沉和塌陷,隧道的破裂角接近80°;对于浅埋隧道,破坏形式以滑裂破坏为主,规范给出的滑裂角为45°φ/2,但通过对北京地铁事故的调查研究发现,隧道滑裂角大于45°+φ/2,因此应用土力学原理和Mohr—Coulomb破坏准则推导出新的地层滑裂角.结果表明,浅埋隧道的破裂角与隧道的覆跨比、矢跨比有关,且比45°+φ/2大10°~15°.运用FLAC3D软件计算分析隧道破坏时塑性区分布情况和破坏过程,并与实际工程监测数据对比,发现新的滑裂角更接近实际工程的破坏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