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2篇
  免费   39篇
公路运输   432篇
综合类   301篇
水路运输   27篇
铁路运输   22篇
综合运输   2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51.
赵玮 《汽车与配件》2014,(27):24-27
<正>当下炙手可热的车联网市场,可谓是机遇与风险并存。巨大的市场潜力带动了汽车厂商、大运营商甚至金融巨头们的涌入,但发展的关键,是各方力量的协同与合作。发展的关键是形成合力,各利益相关方的协作与分享是趋势,关键是需要打通利益链,营造协同的车联网健康生态  相似文献   
152.
陈多 《上海公路》2014,(4):52-57
随着城市立交的不断发展,预应力混凝土弯箱梁应用日趋广泛。结合工程实例,对影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弯箱梁设计的一些关键因素进行了参数分析,在对不同参数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了适用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弯箱梁设计的一些规律,并提出了改善预应力混凝土弯箱梁受力的一些建议,这些建议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已经得到应用,并且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可供类似桥梁结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53.
禹宁 《北方交通》2009,(8):64-66
通过在<抚顺旺清门(辽吉界)至南杂木高速公路>项目中新宾互通立交的布设原则及平、纵等线形指标的选用,总结出对喇叭形互通立交设计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力求使喇叭形互通立交的设计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54.
在合肥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为了缓解中心城区及其西南区域客货运交通压力,形成合理的交通网络系统,适时地提出了实施金寨路高架工程。该文介绍了合肥市金寨路高架工程的功能定位、工程总体方案的比选及设计。  相似文献   
155.
刘震 《交通标准化》2009,(7):102-104
运用数学几何方法对立交匝道进出口纵坡衔接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平面线形为直线或不设超高曲线段和设置超高曲线段两种情况进行研究,可得出进出口处匝道纵坡度的合理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6.
针对快速路出口匝道区域拥挤问题,建立了出口匝道衔接道路(即辅路)控制仿真模型,并通过Vissim验证,对比分析出口匝道衔接道路(辅路)在不控制、让行控制、定时控制和自适应信号控制下交通流的运行特性以及控制效果。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研究发现:在辅路让行出口匝道车辆优先驶出时,控制效果最佳;当让行控制失效影响出口匝道车辆驶出时,辅路控制是必要的;自适应信号控制能够取得最好的控制效果,总延误约可减少42%,特别是对主线交通状态的改善更可达46%以上。  相似文献   
157.
本文主要从行车安全,设计合理角度出发,对互通立交匝道端部出入口的最小间距、平面线型、纵断拉坡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58.
将模糊数学的概念、原理应用到立交线形优化设计中,以立交平面线形设计中的2种基本线形—圆曲线、缓和曲线作为构成立交线形设计中的线形元,并且考虑了行车条件、线形几何约束、超高要求等约束条件,以及影响参数取值的因素的模糊性,提出了比传统的优化设计方法更为科学、合理的模糊优化设计方法,建立了模糊优化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其解法.  相似文献   
159.
现阶段山区公路隧道主要采用档位控制的照明控制系统,其控制智能化程度低,人为因素多,节能效果差。论文基于山区公路隧道入口照明档位控制的特点,开展了智能控制技术研究,提出了入口照明档位智能控制模型的总体架构,包括交通流预测模型、运算控制模型、调光策略与灯具匹配关系、隧道照明环境数据采集、照明输出控制模型等,基于该模型系统,通过隧道现场测试和工程实施,实现了山区公路隧道入口照明档位智能控制,为山区公路隧道照明档位模式下的智能控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0.
钱盈  刘兵  张小峰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1):34-36,45,I0004
介绍了武汉市三环线武黄立交新增匝道的设计思路、方案调整及匝道车道数研究。通过分析新增匝道建设的主要受控因素,提出了三环线到达及驶离网球中心停车场不同路径的匝道方案,并从多方面对匝道方案进行综合比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