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2篇
  免费   39篇
公路运输   432篇
综合类   301篇
水路运输   27篇
铁路运输   22篇
综合运输   2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01.
九龙湾枢纽立交是昆明西北绕城高速公路与昆曲高速公路之间的互通立交,为三路交叉,采用全定向Y形,是昆明西北绕城高速公路上技术指标最高的一座枢纽立交,是昆明市东北出口的门户立交,建设完工后将成为昆明市的一个新地标建筑。本文结合九龙湾枢纽立交这一实例对全定向Y形立交设计进行较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802.
卫星定位收费系统车载收费地图定义和地图匹配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东柱  朱书善  刘楠 《公路交通科技》2011,28(11):115-120,151
根据我国现有封闭式收费高速公路的特点,定义了一种新的由收费关键点和关键路段组成,满足卫星收费系统路段识别需求的车载电子地图.基于收费地图定义,提出了一种新的路段识别匹配方法.在路段识别匹配过程中,采用随车速动态调节搜索匹配范围的方法.地图路段匹配方法将路段识别变成关键点识别,根据计费标示值和路段属性识别判断道路出入口和...  相似文献   
803.
城市高架道路出口匝道衔接路段交通组织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大城市高架道路出口匝道衔接路段的交通组织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的交通组织方式对交通运行的影响,提出了各种衔接路段交通组织方式的适用情况,为出口匝道衔接路段及其关联交叉口的交通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04.
上海野生动物园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国家林业局合作建设的中国首座国家级野生动物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其主出入口及几个主要停车场均位于南六公路东侧。由于来园的车辆主要流向为北向南方向,需通过南六公路-人民西路交叉口掉头入园,导致南六公路拥堵严重。通过野生动物园入园交通现状问题分析,提出了改善入园交通的总体策略,并介绍了建设专用定向匝道,实施停车场改造等具体的工程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805.
何廷全  宋浪  俞山川 《公路》2023,(3):288-293
为提高多车道高速公路合流区采用入口匝道控制的管控效果,针对多车道高速公路不同车道之间的交通特性,通过调整合流区路面标线施划方式,提出了多车道高速公路主线提前换道与入口匝道协同控制策略。利用主线提前分散换道诱导更多主线车辆选择内侧车道行驶,以降低主线上游驶入合流区选择外侧两车道的比例,而入口匝道控制根据主线外侧两车道流量动态调整匝道车辆汇入主线的时机和数量,以达到合流区整体运行效率最优,提升合流区通行能力。案例分析发现,在入口匝道流量为600 pcu/h时,若主线上游流量分别为3 600、4 800和5 400 pcu/h,诱导150 pcu/h主线车辆提前换道可以分别降低整体车均延误4.41%、7.57%和50.55%,诱导300 pcu/h主线车辆提前换道可以分别降低整体车均延误5.94%、10.39%和61.03%,验证了协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06.
该文以合肥市长江西路高架快速路的方案研究为例,分工程概要、交通调查与预测、匝道与立交布置、桥型研究和附属设施设计等几部分论述了高架快速路的方案研究进程。其中,着重论述了匝道布置、立交方案和桥型选择。最后,总结了城市高架快速路方案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807.
代东林  邹小春 《公路》2023,(4):232-237
针对隧道入口“黑洞效应”现象,提出将接近段靶标视距作为监测与评估的客观依据。在入口洞内等间距布设若干圆形靶标,洞外视觉最不利位置处设置高清摄像机采集靶标区域图像,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以图像特征、洞外亮度和观察距离为输入量的靶标可见度计算模型。根据靶标可见度求解实时的靶标视距,并结合行业标准对停车视距的相关要求,实现“黑洞效应”在线监测及其严重程度的分级评估。最后以某高速公路运营隧道为例介绍了监测与评估技术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08.
针对高速公路匝道影响区事故频发的问题,研究了不同匝道影响区导致的匝道影响区重叠现象,将高速公路路段划分为8种典型路段,采用美国加州I880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及相关数据,在事故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二元logit模型,探究了不同典型路段的事故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路段的事故影响因子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809.
以花园大道隧道工程总体设计为例,通过对区域路网规划解析,分析花园大道交通功能,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总体设计公园总体规划的要求和现状建设条件,意在探求在城市隧道设计在线形及洞口位置、隧道进出匝道布设、双层立交隧道、“管幕+顶进”工艺的构思理念,为以后类似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10.
陈正委  张杰  徐进 《公路》2023,(4):217-225
为了探究车辆通过小半径匝道横向失稳形成机制及横向失稳车辆的临界特征,以重庆境内石渝高速(龙桥互通—丰都东互通段)的8处互通立交小半径匝道作为研究对象,运用Carsim/Trucksim软件探究车辆在不同匝道道路条件下的临界速度,并分别建立小客车和货车的临界速度计算模型,最后结合模型提出车路协同的动态限速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车辆横向偏移量波动较大时极易发生侧滑;建立的临界速度计算模型对于小半径匝道的临界速度计算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货车临界速度具有饱和现象,即当道路摩擦系数大于0.55时货车的临界速度将不再明显变化;道路摩擦系数小于0.45时货车的临界条件为侧滑,当道路摩擦系数在0.45~0.55之间时货车的临界条件会由侧滑转变为倾斜;车路协同动态限速方案能够在不同天气条件下进行限速,并能控制限速差值在30 km/h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