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17篇
  免费   1613篇
公路运输   10230篇
综合类   4661篇
水路运输   686篇
铁路运输   7419篇
综合运输   2634篇
  2024年   201篇
  2023年   794篇
  2022年   750篇
  2021年   734篇
  2020年   630篇
  2019年   716篇
  2018年   423篇
  2017年   554篇
  2016年   510篇
  2015年   853篇
  2014年   1340篇
  2013年   1397篇
  2012年   1396篇
  2011年   1665篇
  2010年   1533篇
  2009年   1579篇
  2008年   1548篇
  2007年   1351篇
  2006年   1099篇
  2005年   987篇
  2004年   948篇
  2003年   776篇
  2002年   707篇
  2001年   545篇
  2000年   436篇
  1999年   332篇
  1998年   272篇
  1997年   248篇
  1996年   234篇
  1995年   207篇
  1994年   212篇
  1993年   182篇
  1992年   165篇
  1991年   123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77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上海长江隧道连接通道水平冻结法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上海长江隧道连接通道冻结法施工技术,包括冻土帷幕设计、冻结孔布置、连接通道开挖支护、控制冻胀和融沉的措施等,同时对连接通道的主要技术创新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2.
西安地铁二号线地裂缝段防水设计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裂缝是西安市地铁工程建设面临的重大难题,其活动将给地铁的防水带来很大的压力.结合西安市地铁二号线地裂缝段处置措施的课题研究,对地裂缝的成因及特点进行了说明;根据地裂缝段地铁的结构设置情况和地裂缝的特点,提出了GINA止水带法、可卸式管片拼装双层结构法和管中管法等三种具体的防水方案.  相似文献   
993.
文章根据南京纬三路长江隧道的建设条件,对工程总体设计中的几个难点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研究与介绍,其中通过双管双层盾构隧道X型地下布线方案实现交叉道路的互通疏解,以及在双层盾构隧道内设置上下层共用排烟道的布置方式均为国内外首次采用.这两项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合理解决了本工程的总体设计难题,而且极大地提高了隧道逃生救援的及时性和便捷性,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94.
盾构法以其安全、快速等优点在我国地铁隧道施工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其施工成本相对较高,其中管片造价占盾构隧道总施工费的30%以上.因此,合理地进行盾构隧道管片设计对于控制工程造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结合工程实例,从荷载、土层参数等方面,采用当前地铁盾构隧道衬砌管片设计计算普遍采用的(修正)惯用法,对管片受力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一些有助于管片结构设计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5.
在小净距隧道通风过程中,会出现排出的污染空气被吸人到邻近隧道中的交叉污染,严重影响隧道通风的性能和效率.文章以北固山隧道洞口段及隧道外空气域为分析对象,采用k-ε双方程紊流模型及组分传输方程组,借助Fluent软件,模拟不同速度自然风,针对现有洞口设计、洞口外设置中隔墙以及出口施做明洞3种情况,研究隧道洞口以外污染物扩散对邻近隧道的影响.研究表明:隧道洞口接一段距离的明洞,对缓解通风交叉污染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相似文献   
996.
大断面黄土隧道变形规律及预留变形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统计分析了大断面黄土隧道初期支护变形量,研究了大断面黄土隧道变形规律及预留变形量合理取值范围.大断面黄土隧道变形规律表现为:隧道拱顶、拱脚下沉差异小,隧道开挖后拱部将产生一定程度的整体下沉;隧道拱顶下沉量均大于水平收敛;初期支护封闭后,隧道周边位移基本上不再发展;当隧道埋深小于40m时,隧道变形量较大且规律不明显;当隧道埋深大于40 m时,隧道变形量分布相对集中.经过对现场量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可知:在Ⅳ级围岩条件下,大断面黄土隧道预留变形量可取10~15 cm;在Ⅴ级围岩条件下,大断面黄土隧道预留变形量可取25~28 cm.  相似文献   
997.
齐岳山隧道施工中物探与钻探的应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岩溶山区隧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地质超前预报是重要的施工工序,以宜万铁路齐岳山隧道为例,研究了基于地震波理论的TSP203探测设备的应用方法和目前在国内外水平钻探领域功能最完善的RPD-150多功能地质钻机的应用方法;分析比较了地球物理探测和地质钻探方法在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中的特点,提出了岩溶山区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方法的应用原则.研究结果表明:TSP203地质预报系统探测、解译距离远,分辨率高,系统智能化程度高,数据记录基本采用自动记录系统,试验过程简单,对施工影响较小,但是整个系统数据记录与分析比较单一、公式化;RPD-150C多功能钻机系统具有探测准确、探测结果受外界影响小等优点,但是数据分析往往不能对有些数据和图形进行量化,只能作出定性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RPD-150C多功能钻机系统与TSP203地质预报系统有很大的互补性,综合两种手段,可以及时预测预报到大部分地质不良地段,为隧道工程的施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8.
管棚超前支护在平顶直墙隧道中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棚法作为浅埋暗挖隧道的一种辅助工法在防止隧道塌方、控制地层位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管棚设计需要确定两个基本参数--间距、截面尺寸.而管棚的设计理论还不够成熟.文章引入土拱原理可以计算管棚的最大间距;而对于截面尺寸.提出在弹性地基梁法的基础上,考虑隧道开挖影响并结合增量法进行计算较为合理.同时认为,两个基本参数的相互影响必须综合考虑,假定管棚直径进行间距设计,应根据管棚受力分析进行校核,通过多次循环假定、计算、校核以得到较为合理的管棚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999.
"盖挖法"在近接既有建筑物的大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跨隧道洞口段埋深浅、邻近既有建筑物的工程特点,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近接施工影响程度及范围进行了分析,并对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比选.结果表明,"盖挖法"不但能克服传统方法带来的各种不利因素,而且能够确保隧道的施工进度和既有建筑物的安全,同时可减少对洞口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最佳的近接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000.
公路隧道围岩分级中存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了国标的围岩分级方法进行隧道围岩分级.新规范实施后,很多建设业主反应采用新规范的隧道围岩分级普遍偏高,致使工程造价普遍增加.文章对围岩分级和原围岩分类进行了比较,对围岩分级的定性与定量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阐明了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准确使用新规范围岩分级方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